二王帖三卷,别册一卷。南宋·開禧二年(1206)許開拜清江太守時所刻。上卷刻王羲之書五十七帖,中卷刻王羲之書五十一帖,下卷刻王獻之書四十四帖,别册編《二王帖目録評釋》。每帖明記所依底本,除《淳化閣帖》外,尚據《寶晉齋舊帖》、《長沙帖》、《淳熙秘閣續帖》、《絳帖》、《河東薛氏帖》、《賜書堂帖》、《予章帖》、《閱古堂帖》、《建中靖國帖》、《新安帖》、《蘭亭帖》、《愛民堂帖》、《龍舒帖》等。其中逸帖多已散佚,據《二王帖》可知片羽,资料價值殊高,頗值珍視。此帖與《二王帖目錄評釋》并予後世集帖研考者大有裨益。 今所見者,乃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吴興湯世賢入石翻刻本。别册之帖首鎸刻右軍 (王羲之)、大令 (王獻之) 二像。上卷首題 “二王帖卷上”,其下有 “右軍書” 三字,後題 “嘉靖丁未七月二日吴興郡兼隐齋摹勒上石”,末題 “二王帖卷上終”。中、下兩卷仿此,惟上石款中卷為“九月四日”,下卷為 “閏九月朔”。首尾題款字皆隸書,其“右軍書”、“大令書” 三字則楷書。《評釋》 中引元趙子昂、鄧文原之言,知為加工,非照原石翻刻,已屢易其手。湯氏刻本後歸溧陽史氏,稱為 “史氏本”。萬曆九年 (1581) 有吴江董氏據“湯本”之重刻,末載萬曆九年夏四月彭履道跋,藉此可對舊釋文正誤、補脱、校訂。另有 “宋紹興十七年”款識本,則屬偽刻。《二王帖目録釋》除上述墨本外,尚載入 《南邨帖考》、《橫山草堂叢書》。明代有 《聚賢堂二王法帖》八卷,鎸刻精良,釋文附于每帖末尾,别具特色。至于所謂明代“繆氏刻本”者,相傳經王元美手摹,凡三卷,固無存而不詳。又有 《文刻二王選帖》等。
二王帖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