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甫尃(傅) 天生我才必有用 |
释义 | 甫尃(傅) 天生我才必有用(甲) (金) “尃” 及 “敷”,作为力量的体现,犹如国家的施令,其势也勃,其气也壮,其态也雄,其威也显,旁魄四塞,惠及苍民。 贤相傅说 (音悦) 大名的启起,是从商王武丁杜撰出的那场梦呓而得来: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赐给我一个贤人。这个贤人穿着奴隶的衣服向我走来,口中念念有词: ‘我姓傅,名说。天下有得我者,岂徒然也哉? ’这个奴隶年纪较轻,面目清秀,谈吐不俗,举止文雅。我醒来后推想: ‘傅’ 是辅相的意思,‘说’ 是欢悦的意思。天下如有此人出来辅佐,一定能使百姓欢悦了!”由此看来,武丁把“傅”与“说”的来历和字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本节试图从字源学的角度,对“傅”再作一番貂续。 甲骨文的“甫”,是圃之初字,突出了女性的特色,是以女性为人主的造字。从屮,从田,以“屮”、“田”垂直穿插而构形,为会意字。“屮”在这里为女性的标意;“田”,农耕时代农人耕作的土地,而“田”,古代在特定的语境下是女性的性器。 甲骨文的甫 ( ![]() 甫,在殷墟卜辞中有四种用法: 一是用于动词: “贞今日其雨,十一月在甫鱼”,“甫鱼” 即捕鱼。 二是用于地名: “贞令永保在甫,六月”。 三是用作方国名:“甲戌卜宾贞,甫受黍年”,“ 甫受黍年” 即甫地黍获得丰收。 四是用作人名: “贞甫其有疾”,此为第一期(粹1269)甲骨卜辞。“甫其有疾”即卜告殷相傅说有疾。“甫”为傅之初字。傅说,史载曾筑于傅岩之野,武丁访得,举以为相,遂殷商出现中兴局面。因得说于傅岩,傅有“辅”义,故赐为傅名(或姓)。傅岩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35里,今俗称“圣人窟”。 金文、 小篆的“甫”( ![]() ![]() “甫”的本意是,成年男性的力耕。这种“力耕”不仅表现为自然界,而且也有生命范畴的寓义。而《说文》仅释:“甫,男子美称也。”显然是“甫”的引申之义。正因为甫引申为男子的美称,故古人称孔子为尼甫,周大夫有嘉甫,称别人父亲为尊甫,问人的大名曰台甫。“甫”的引申之义除男子美称外,还有“大也”、“始也”、“博也”、“辅也”。甫,作为人的代词,是欲望的表意,“甫欲”就是人性中的一种天然欲望,《助字辨略》 中说它是“凿石索玉,刮蚌求珠”,还说“甫欲者,方欲如何,而犹未如何也。”是说这种欲望满足了能怎么样,满足不了又能怎么样。欲,是一种冲动,尤其“甫欲”,既是生命的原动力,又是生命投入的无底坑。 “甫”是成年男性的力耕或力耕之地“圃”,也是汉字的字根,从“甫”所组构的形声字如俌、铺、辅、匍、哺、晡、脯、補、浦、捕、逋、黼、尃等。一般都具有力量的意蕴。 “甫”作为壮年男子的美称,绝不是向壁虚拟,而是力量的体现。我们就来说这个“尃” 字吧。 金文的 “尃” ( ![]() 小篆和楷书的“尃”,从甫,从寸,甫亦声,仍为形声会意字。“寸”不仅是力量的用字,而且有法度、把握、执掌的蕴义。其力量的意寓比金文更加一码。 “敷” (1)有布施之义,《诗经·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2)有遍布之义,《诗经·周颂·般》:“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3)有铺陈之义,《穆天子传》: “敷筵席,设几。” (4)有涂搽之义。 (5)有富足之义,如《三国演义》三十: “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尃”及“敷”,作为力量的体现,犹如国家的施令,其势也勃,其气也壮,其态也雄,其威也显,旁魄四塞,惠及苍民。 “尃”是“甫” 的力量的倍加,又是个字根,从它所组构的形声会意字如缚、溥、博、搏、膊、赙、傅等都是力量的集中表现。如果说“甫”、“尃”是人力资源对于社会的投入,“甫”表现的是偏于体力投入,而“尃”则表现为对于智力的投入,以“尃”所构之字,尤其如此。 现在我们再来说这个“傅”字吧。 金文的“傅”,从人,从尃(甫下之“巾”为“又”之讹),尃亦声,为形声会意字。小篆、楷书的“傅”,从人,从尃(甫下为寸,寸在这里与“又”义近),仍为形声会意字。 如果说“甫”、“尃”是以拟人的方法表现力量,还不能凸现角色的话,那么从“人”的“傅”,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傅是人的角色。“傅”即贤相傅说是也。是故“傅”有辅佐之义,辅导之义,靠近之义,布陈之义。 甫、尃、傅,天生我才必有用。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