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甾 缁 心灵栖颢气 缨冕犹缁尘 |
释义 | 甾 缁 心灵栖颢气 缨冕犹缁尘(甲) (楷) 甾,出自大禹治水的故事,演绎成用心做事的符号; 缁,传承了华夏人黑头发与用心做事的基因,已经演绎成古今纯正人格的一种象征,缁衣者便是此象征之一说。鲁迅诗句: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这里的“缁衣”或许就是这种象征的意境写照。 “甾” 与 “缁” 同源,同出于人的 “囟脑门”。“甾”是缁的根字;“缁”是甾的孳乳。甾与缁演绎的结果,都成了人的一种巍然形象,人们赋予它拟人的效果,占据了人们理想的一部分 甾 (音咨),甲骨文❶的“甾”是未合缝的“囟”,甲骨文 ❷以及金文、小篆,都是甲骨文❶大同小异的简化。只是到了楷书时, “ ![]() “甾”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形体来看,都是张开囟脑门的样子,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脑筋开窍的用意。楷书“囟”上的一头秀发,就是对“甾”的装饰与美化——方方正正的脸,梳理了的一边倒的顺发——端庄秀气的头。 “甾”,殷墟卜辞用作动词,其意为动脑子作事。卜辞中“甾王事”、“甾朕事”、“甾我事”习见。这些都是商王要求他的执事者为自己用心办事。卜辞中还有“王余令角妇甾朕事”; “王姜甾朕事” 的刻辞。“甾朕事” 是命令这些女性经心侍候商王。也有用作方国名,“……甾方于西”、“甾白于……”,前者是方国名,后者是指甾方国的首领。 “甾”,《尚书·夏书·禹贡》:“嵎夷既略,潍、淄其道。”研究这段著述的分量,或许对“甾”字的含意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禹贡》记载的是大禹治理九州河川的功绩,这段话是说嵎夷的水利工程只用了较少的力量便完成了,但潍水(今山东潍河)与淄水(今山东淄河) 的故道是下了更多功夫才疏通的。甾,大禹开掘的一条河,因为是水域,后来才增加形符写作“淄”的。黄帝以后的尧舜禹时代,是汉字发展的时代。“甾”浸润和记载着中国第一位治水英雄夏禹的心力与功德。 从生命文化的角度看“用心做事”实有深意。所谓“做事”,必是以身体器官的行为改变了客观事物。大禹治水正是用心做事的典范。 甾音通“资”,也通“滋”,甾是赋予对象的物质的、精神的补给与资助。甾的本意是用心做事,从“甾”所组构的汉字,我们便可以管窥其本意的一斑。 菑(音甾): 从草。以“甾”的一头秀发喻草木的繁密与茂盛。 辎(音甾): 从车。“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以“甾”的资助供应军工。 锱 (音甾): 从金。古代钱币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人际交往中得用“甾”掂量的一种通用砝码。 鲻(音甾): 从鱼。生长在海与河交界处的一种短头鱼。 𡸟(音甾): 从山。 甾如山头, 参差不齐。 甾(音灾): 从一。 “一” 是休止符, 头发被执,意味着对 “甾” 的灾害。 巢: 从木。远古时人在树上构筑的藏头设施。 缁,是个后起之字,是 “甾” 的孳乳,从“糸”,甾声,形声会意字。 “糸”是个繁衍生殖的符号。甾的“动脑子作事”和“囟上的一头黑发”以“糸”的基因传承下来。“缁”与人一样,是经过一番历练的,《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是说人会经常受到熏染。《周礼·考工记·钟氏》:“三入为缮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是说染熏者,三入而成,再染以黑,以至成缁。看来这“缁”,虽然是黑颜色的,但却是经过历练、有相当纯度的黑。是故古人将僧侣称为缁徒,唐·孟浩然有诗句: “皂盖依林憩,缁徒拥锡迎。”(《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 古代将僧侣聚居之所称缁林,将僧侣、和尚称缁郎,宋·刘克庄《清凉寺》: “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缁”是经过历练而成的并不被他色所薰染的一种纯正的不改之色。 甾,出自大禹治水的故事,演绎成用心做事的符号;缁,传承了华夏人黑头发与用心做事的基因,已经演绎成古今纯正人格的一种象征,缁衣者便是此象征之一说。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诗句: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里的 “缁衣”或许就是这种象征的意境写照。 《说文》:“甾,东楚名缶曰甾。”他释甾是东楚一种盛粟的陶器瓦罐; “缁,帛黑色也。”他释缁仅仅是黑色的布帛。许氏这些简单化的解释,实在令人难以理会。 伏羲氏,三皇之一。相传他创制《易八卦》,卦爻中的“一”异构为“丨”;“⚋”异构为“‖”,是中国文字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正是它在创造文字中的应用,才确立了汉语的单音与文字的表意的可能。 “甾” 与 “缁” 是经过中华民族文化长期浸润的两个汉字。它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的体现,它从远古时代一路风尘走到了今天,故古人用 “缁尘” 来形容。唐·权德舆诗句: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严陵钓台下作》),好不形象贴切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