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祝
1 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郭象注:「庖人尸祝,各安其所。」 成玄英疏:「尸者,太庙之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 《晋书・嵇康传》:「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爲足下陈其可否。」 清 龚自珍《六经正名》:「《尔雅》者,释《诗》《书》之书,所释又《诗》《书》之肤末,乃使之与《诗》《书》抗,是尸祝舆儓之鬼,配食昊天上帝也。」 2 祭祀。
明 宋濂《题傅氏诰敕後》:「﹝金昌年﹞尝浚慈湖,溉田千顷,民至今尸祝之。」 明 归有光《吴山图记》:「异时吾民将择胜於岩峦之间,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褚遂良》:「娘子何人?祈告姓氏,以便尸祝。」 3 崇拜。
清 钱谦益《赵叙州六十序》:「﹝赵君﹞中蜚语,挂冠以归,蜀人迄今尸祝之。」 梁启超《<法国革命史论>跋》:「此彼辈所日日讴歌尸祝者也。」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不知意之所在,将如天竺造说之人,聊弄术以入新学,抑诚尸祝往时,视爲全能而不可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