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91,戰國至秦
即疏書甲等名事關諜(牒)北(背)。
按: 从疋从㐬。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疏分趙壤。
按: 字形訛變,“疋、足”古文形體相近, “疋”訛作“足”; 構件“㐬”訛變作“束”。

武威漢簡·甲本有司16,新莽
司馬在羊鼎之東,二手執桃匕枋扱汁注于疏朼。

漢印文字徵
智言疏。

漢印文字徵
王疏中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時疏勒國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職貢。
按: 構件“疋”訛作 “足”。

元悌墓誌,北魏
務存簡易,疏而不漏。

元文墓誌,北魏
茂葉扶疏,鬱陵雲際。
《説文》: “疏, 通也。 从𡿮从疋, 疋亦聲。”
關於 《説文》“从𡿮从疋”, 朱駿聲 《説文通訓定聲》: “𡿮者, 子生也; 疋者,破包足動也。孕則塞,生則通。”其“疏通”之意淵源有自。
楚簡假 “疋”、“𥿇”爲“疏”。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簡28: “古(故)不可(得)天〈而〉新(親), 亦不可(得)而疋(疏)。”《郭店楚墓竹簡·六德》簡27: “𥿇(疏)斬布實丈,爲父也,爲君亦肰(然)。”

疎★异◎异★常◎常


shū疏,表意,从(liú)从疋,指水大,疋指足、行走,本义表示开通,清除阻塞使通畅,引申为分散、物体之间距离远或空隙大、关系不亲近、不熟悉、空虚、粗心大意等。俗字作“疎”,改为束。《异体字表》以“疎”为异体字。
【辨析】
❶“疏”与“疎”不是等义异体字。用于“奏疏、疏证、注疏”等不能作“疎”。
❷以“疏”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hū:蔬。
❸疏/梳 “疏”有疏通、稀疏义,“梳”指梳理头发的用具,梳的齿较稀疏(齿密的叫篦)。这两个字意义相近,读音相同,是同源字。

疋·疏shū·shū

疋,“足”字的变形。本义为赤脚。作偏旁时写作“”,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ū
疏(疏通)
蔬(蔬菜)
梳(梳理)
chu
上声:楚(清楚)
礎(简化为“础”,基础)
濋(古水名,在今中国山
东省定陶县一带)
去声:憷(害怕的意思,发憷)

胥(姓氏)
相关链接
1.有学者认为“疏”是难产时婴儿的脚先出来,故要人工疏导(《汉字字源》28页)。作声符时省去左边。“梳”仿“疏”得音。
2.疋,当量词读为pǐ,与“匹”通。

(shū)

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

shū

(12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疏通”“分散” “间距大或空隙大”“关系远或不亲密” “不熟悉” “空虚”“粗心大意” 等义时,疎是“疏” 的异体; 表示 “古代官员向君主分条陈说事情的文字” 和 “古书中比‘注’ 更详细的注解” 义时,“疏” 没有异体。止,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㐬, 7画, 不要错写成6画的巟。

*〔疎〕shū

12画 疋部 
(1) 使畅通: ~导|~通。
(2) 事物之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 ~落|~松|稀~。
(3) 关系远;不亲近或不熟悉: ~远|生~|亲~。
(4) 粗略;不细密: ~漏|~忽|~于防范。
(5) 空虚;浅薄: 空~|志大才~。
(6) 分散;使密变稀: ~散|仗义~财。
(7) 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上~|奏~。
(8) 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 注~。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