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五、仓颉造字 |
释义 | 五、仓颉造字仓颉 仓颉造字说是关于汉字起源最有影响的传说。仓颉古书又写作“苍颉”。《荀子·解蔽篇》:“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韩非子·五蠹篇》:“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代司马迁、班固等都以为“仓(苍)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战国时代的记载表明,当时“仓颉作书”的传说具有普遍的认同性。黄帝被奉为中华始祖,反映中华文明形成的许多发明都归于黄帝时代,将文字创造归于黄帝时代,说明文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大事件。 关于汉字起源的各种传说,到东汉时期得到了一定的整合,这在《说文解字·序》中有集中的体现。《说文解字·序》认为,庖牺氏“始作八卦”,到神农氏“结绳为治”,由于“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的史官仓颉就开始创制书契(文字)。文字出现后,“百工以乂(治),万品以察”,“宣教明化”,社会进入到文明的状态。许慎试图对汉字起源不尽一致的传说作出合理的解释,努力寻找不同传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汉字起源的真相。后来许多学者讨论汉字的起源都只是在许慎总结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今天看来,许慎关于汉字起源传说的整合,包含了若干正确的思想,如:(1) 各种记事方法的出现是文字产生的前奏;(2) 文字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 文字(书契)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其功能是“宣教明化”,是“治百工,察万品”的重要工具。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