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 金文;《説文》所無dīng[疒(病,意符)+丁(聲符)→疔(疔毒,疔瘡。(中醫學病名,由炭疽桿菌引起,爲人畜共患病。限於局部叫“疔瘡”,患部四周堅硬,頂部多有膿頭一點,形小而根深,因而得此病名。多有痛、癢、麻感,伴有寒熱,如果瘡頭突然變黑下陷,伴有神志不清,説明炭疽菌已擴散全身,中醫叫作“走黄”。疔瘡走黄宜用“中西結合療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今後但吃葷,舌頭上生碗來大疔瘡。” △疔dīng7画 疒部 中医外科指一种小疮,因其坚硬根深,形状如钉,故名。也叫疔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