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五、规范划一
释义

五、规范划一

文字的一般属性要求,任何一种文字符号必须规范划一,否则就无法传于异时,流于异地,充当语言交流的物质媒介。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典文字体系,其形体总体上一脉相承、长期保持着相对稳定。不过,如果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汉字古今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处于发展完善的古文字阶段,还是经历古今变革之后,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直都在持续地发生。虽然汉字形体的发展总是趋向规范划一,但“规范划一”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汉字体系总是在形体不“规范划一”中逐步趋向“划一”,然后又通过突破已有的“规范”逐步变得不“划一”,由此适应着文字的不断发展。
汉字的形体“规范划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的划一,消灭同一字的不同写法;二是结构的划一,淘汰因结构的差异而造成的歧异形体。古文字阶段,发展中的汉字形体不划一的现象极为普遍。如甲骨文“占”字,出现频率高,同文异体也甚多,仅《甲骨文编》所录异体就达九十多种[1],而“翌”的异体则达到一百七十余种[2]。修订本《金文编》正编字头2420个,重文却达到19357个,是字头的8倍多,平均每个字就有8个以上的异文。[3]而货币文字中,仅一个“阳”就有三百六十余种写法,加上省作“昜”,讹作“易”的,达500种之多。[4]《侯马盟书》为同一时代和同一地域的作品,“复”就有异形五十几种,“敢”有异形九十余种。[5]这些表明古文字形体不规范划一的普遍性。古文字形体不划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字形正反、笔画多少、填实与勾勒无别以及偏旁位置变动无常、同功能偏旁通用、同偏旁数量多少无别和同字异构并存等各种情况。上述各种现象,反映出古汉字形体变化复杂,分歧较大。历史地看,它们均是汉字不定型、不完善的表现,是发展阶段的汉字所难以避免的现象。
但是,文字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分歧太大,不便利用,势必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趋向规范划一是所有文字符号发展的共同规律。古汉字形体经过异形并存、淘汰和选择,最后达到规范划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直到秦代才初步完成。当然,古汉字形体分歧也是相对的,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它还是比较规整划一的。尤其是西周中期以后的金文,字形规整划一的趋向十分明显,当时很可能有过文字整理的工作。春秋以降,汉字发展迅速,使用范围日广,尤其是六国纷争,更加剧了汉字的异形分歧。所以,秦统一之后,文字的规范划一,就成为当务之急,与车同轨和统一度量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6]秦施行“书同文字”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促进文字的规范划一。秦代以小篆为依据规范六国文字异形,像“阳”“复”“造”等字,在秦篆中字形都趋向定型划一,并最终确立其正体写法。从秦权量诏版刻石文字材料看,小篆字形书写方向定型,笔画多少和偏旁位置确定,基本上结束了六国异形分歧的局面,小篆作为秦官方文字实现了规范划一。在近代文字阶段,隶变和楷书形成过程中也都有过“是非无正”“讹替滋生”的情况发生,由于行政措施的推行和各种字书所发挥的典范作用,汉字体系始终能做到规范划一,既保持总体的稳定性,也适应需求而有所发展。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