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音撥。足剌癶也。止,右足。𣥂,左足。兩足箕張,是剌癶也。【按】足剌癶,兩個腳掌向外張開行走的樣子。
“,足剌癶也。从止、。凡癶之属皆从癶。读若拨。”(北末切)徐锴《系传》:“两足相背不顺,故剌癶也。”“癶”谓人两足分张而行。两足分立,引申则有使横向分开义,可知“癶”是“拨”的初文。邵瑛《群经正字》说:“剌癶,俗多作剌拨。《淮南·修务训》:‘琴或拨剌枉桡,阔解漏越。’高诱注:‘拨剌,不正。’”[1]杨树达以为癶、为一字,一为象形,一为形声。《足部》云:“,步行獵跋也。从足,貝声。”他又说:“剌癶,或作剌犮。《十篇上·犬部》云:‘犮,走犬貌。从犬而丿之,曳其足则剌犮也。’按人两足分张而行为剌癶,犬曳足而行为剌犮,皆言其行之不正也。”[2]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剌癶二字,叠韵连语。亦倒作拨剌。”[3]剌癶两个字在上古同为月部,为叠韵联绵字,故上下两音节可对换。如汉陆贾《新语》:“违戾相错,拨剌难匡。”《金瓶梅》中形容女人不正也有“拨剌”一词。“拨剌”也可指拉开弓的样子,《后汉书·张衡传》:“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李善注:“拨剌,张弓貌也。”癶部有“登、癹”(癹音bá)两个字。“登”字下云:“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癹”字下云:“以足蹋夷艸。从癶,从殳。”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