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 甲骨文合集27982,殷 (皆)□大乙□。 按: 从虍歺聲,讀爲“皆”。
甲骨文合集29311,殷 ……虞(皆)亡𢦏。
甲骨文合集30044,殷 (皆)[]二田噩孟又大雨。 按: 从口聲, 讀爲“皆”。
甲骨文合集27749,殷 (皆)令二人。 按: 从口聲, 讀爲“皆”。
甲骨文合集27445,殷 弜(皆)在父甲。
甲骨文合集31183,殷 (皆)。
皆作尊壺,殷周金文集成9535,西周中期 皆乍(作)(尊)壺。 按: 从比从曰。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者(諸)𥎦(侯)(皆)賀。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65下,戰國 (皆)至安(焉)。 按: 从比从曰, 省聲。
郭店楚墓竹簡·忠信之道7,戰國 百工不古(楛), 而人䍩(養)(皆)足。 按: 皆旁訛作“君”。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8,戰國 六帝興於古, (皆)𥝩(由)此也。 按: 皆旁訛作从日从今之形。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29,戰國 凡至樂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9,戰國 厽(叁)王者之乍也, (皆)人子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孔子見季𧻚子17, 戰國 (皆)同亓(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62,戰國 四人皆賞。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5,戰國至秦 令吏民皆明智(知)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68,戰國至秦 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爲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57,西漢 皆與盜同法。
史晨後碑,東漢 皆會朝堂。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侍祠者,孔子子孫,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備爵。
竇泰墓誌,北齊 皆才雄北邊,有聲燕代。
張儉及妻胡氏墓誌,隋 遠近知聞,咸皆慕惜。
楊孝恭碑,唐 今皆改窆,從昭穆也。
盧珍墓誌,唐 皆手搏力制,莫不退衂。 《説文》: “皆,俱詞也。从比从白。” 甲骨文“皆”多从虍歺聲, 又增口旁而以爲聲, 或繁化爲从口聲。 其後演變分爲互有關聯的兩系: 一則省虍,且兩歺訛作人形,變爲从比从曰,即後世通行之“皆”; 一則在下部構形變作皆的基礎上又省作虍。 此類字形楚簡文字皆旁又可訛作“君”或訛作从日从今之形, 而成“”、 “”之異形。
皆★常◎常jiē金文从从从曰,本义未详。一说表意,从象二人相随,曰为摇动木铎宣布命令,小篆变为从比从白,隶定为“皆”。本义表示向众人发布命令,引申为副词,表示全体范围,相当于“全”“都”。 【辨析】 以“皆”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iē:喈∣xié:偕、谐∣kāi:揩∣kǎi:楷、锴、蒈。 皆jiē会意字,其上为“比”,小篆上面是两个“人”;其下画的是人的鼻子,即“自”字,楷书写作“白”。《说文》“皆”字入“自”部。《集韵》说:“或作皆,非。”本义是自家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皆”也是古代基层军事单位,意思是“弟兄们”,引申为“全部”。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iē 階(简化为“阶”,阶级) 喈(象声词。“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葛覃》) xié 谐(和谐) 偕(偕同) kai 阴平:揩(揩油) 上声:楷(楷模;另读jiē,即黄连木) 锴(锴,好铁也,多用于人名) 相关链接 皆,直音为“街”,街,古音声母为舌根音,读gái,尚保留在南方方言中。 皆(jiē)俱詞也。“白”同“自”。 皆jiē(9画)
【提示】匕,撇与竖弯钩相接、不出头,不要错写成相交、 出头的; 位于字左时,竖弯钩改竖提,撇改横。白,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皆jiē9画 比部 副词。全;都: 比比~是|~大欢喜|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