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 ) 甲骨文合集6354,殷 辛丑卜, 爭, 貞曰: 𢀛方凡皇于土……其𦎫 。 允其𦎫。 四月。 按: “皇”象火炬光焰上騰形。“凡皇”讀爲“彷徨”。
 甲骨文合集6355,殷 曰: 𢀛[方]凡皇……
 甲骨文合集6913,殷 貞我戎皇。
 甲骨文合集9074,殷 □□卜, 㱿, 貞皇氏……
 甲骨文合集6960,殷 壬子卜,王,令雀皇伐畀。十月。 按: 在“ ”旁標注聲符“王”。“皇伐”讀爲“廣伐”。
 甲骨文合集6961,殷 ……雀 伐畀。
 亞 皇祈卣, 殷周金文集成5100,殷 亞{ }皇𣄨(祈)。
 員尊,殷周金文集成5908,西周早期或中期 鼎(員)乍(作)氒皇考寶(尊)彝。
 录伯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302,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皇考 (釐)王 (寶)(尊)𣪕(簋)。
 杜伯盨,殷周金文集成4448,西周晚期 杜白(伯)乍(作)寶盨, 𠀠(其)用亯(享)孝皇申(神)且(祖)考。
 番生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26,西周晚期 不(丕)顯皇且(祖)考穆穆克誓(哲)氒德。
 徐王義楚觶,殷周金文集成6513,春秋晚期 用亯(享)于皇天。 及我文 (考)。
 樂書缶,殷周金文集成10008,春秋 斁(擇)其吉金, (以) (作) (鑄) (缶), (以)祭我皇 (祖)。
 𨟭侯少子簋, 殷周金文集成4152,春秋 妳乍(作)皇妣 君中(仲)妃(妃) (祭)器八䬦(簋), 永保用亯(享)。
 禾簋,殷周金文集成3939,春秋晚期 禾肈(肇)乍(作)皇母懿 (恭)孟 (姬) 彝。
 曾侯乙鐘(中一11),殷周金文集成308,戰國早期 坪皇之宫。 (姑) (洗)之 商。
 曾侯乙鐘(中一4),殷周金文集成301,戰國早期 坪皇之冬(終)反。割(姑) (洗)之壴。
 曾侯乙鐘(下一2),殷周金文集成287,戰國早期 妥(蕤)賓之才(在)楚号爲坪皇。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46,戰國 龜 (筮)猷(猶)弗智(知)而皇(況)於人 (乎)?
 郭店楚墓竹簡·忠信之道3,戰國
=(君子)女(如)此, 古(故)不 (忘)生,不伓(背)死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6,戰國 君子 此皇(横)于天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孔子見季𧻚子22, 戰國 言之猶𢖶(恐)弗智(知), 皇(恍)亓(其)女(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12,戰國 二夫可不受皇 , 則未(得)與昏(聞)。
 詛楚文,戰國 皇天上帝。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01正,戰國至秦 毋以子卜筮,害於上皇。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9,西漢 僞寫皇帝信璽、皇帝行璽,腰斬以旬(徇)。
 武威漢簡·王杖十簡10,西漢 孝平皇帝元始五年幼伯生,永平十五年受王杖。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四夷稽顙,皇上頌德,群黎慕涎。
 弔比干文額,北魏 皇帝弔殷比干文。
 奚真墓誌,北魏 其先蓋肈傒軒轅,作蕃幽都,分柯皇魏,世庇瑱蔭,綿弈部民,代匡王政。
 元端墓誌,北魏 宣武皇帝訪舉皇枝以華鳳閣,召君爲散騎侍郎。
 許儁卅人造像記,北齊 大齊皇建二年,嵗次辛巳十月癸酉朔卅日壬寅。
 元鍾墓誌,隋 上祖魏孝武皇帝。 《説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 “皇”字甲骨文本作“ ” , 象火炬光焰上騰形, 爲“煌”之本字。 或作“ ”者, 在“ ”旁標注聲符“王”, 此聲符移至下部, 則“皇”字金文常形“ ”就形成了。 《説文》析形“从自”之後, 段玉裁注曰: 當補“王”字。 其説可從。而“自”、“王”會意,亦是根據小篆已變異字形立説,去字源已遠。“皇”字之義最初亦非“大也”,甲骨文中讀“廣”讀“徨”有之。金文之中,大體表“皇大”之義。
皇★常◎常
huánɡ表意,金文下从王(或省为土),上象君主头上戴的冠冕之形,表示皇权至高无上(一说上象火炬光焰上腾之形),小篆误把冠冕形写作自,隶定为“皇”,把自改为白。本义为大,引申为君主。 【辨析】 以“皇”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huánɡ:凰、惶、蝗、煌、隍、徨、湟、遑、篁、鳇。 皇huáng (金) 本为象形字,金文像点亮的灯盏,本义为“光亮”。中华民族最早的领导人有三“皇”,意思是他们给人们带来光明。秦始皇改为“自王”,属会意。楷书将“自”改为“白”。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huáng 煌(辉煌) 凰(凤凰) 惶(惶恐) 徨(彷徨) 篁(篁竹) 隍(城隍庙) 蝗(蝗虫) 锽(古代的一种兵器) 遑(《玉篇》:“遑,暇也。”“王事靡盬,不遑启处。”——《采薇》) 湟(未收天子河遑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鳇(鱼名)
皇huáng(9画)
  【提示】白,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皇huáng9画 白部 (1) 〈书〉 盛大: ~~巨著。 (2) 帝王;君主: ~帝|~权|~冠|三~五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