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550,殷 □酉□皮鼎……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喜皮二。
叔皮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090,西周晚期 弔(叔)皮父乍(作)朕文考茀公眔朕文母季姬(尊)𣪕(簋)。
鑄叔皮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127,春秋早期 其虎子用亯(享)考(孝)于弔(叔)皮父。
者鐘, 殷周金文集成202, 春秋 工(𫊣)王皮𪅀之子者自鐘。
石鼓文·汧殹 丞皮淖淵。
𧊒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4, 戰國晚期 茅蒐(畋)獵, 于皮(彼)新𡉣(土)。
卅三年鄭令劍,殷周金文集成11693,戰國晚期 庫工帀(師)皮耴。
古璽彙編3089,戰國 甘皮。
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230,戰國 皮氏。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2191,戰國 皮氏。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18,戰國 《寺(詩)》員(云): “皮(彼)求我則,女(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0,戰國 皮(彼)求我則, 女(如)不我(得),(執)我仇仇, 亦不我力。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6,戰國 □□取皮(彼)才(在)坹(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10,戰國 皮(彼)聖人之子孫, 𨟻(將)必……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18,戰國至秦 犀角象齒,皮革橐(蠹)突。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28,西漢 皮膚氣血皆作。
張家山漢簡·蓋廬37,西漢 適(敵)人陳以實,吾禺(遇)以希,皮(彼)有樂志,吾示以悲。
漢印文字徵 瘳皮戎印。
漢印文字徵 皮聚。
漢印文字徵 田皮。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彭濮肅慎,織皮卞服之夷; 楛矢石砮,齒革大龜之獻。
元繼妃石婉墓誌,北魏 夫人諱婉,字敬姿,渤海南皮人也。
段濟墓誌,隋 席皮留犢之譽,無媿胡威; 褰帷按部之明,豈慙朱博。
張虔墓誌,隋 大父皮,車騎將軍、夏州刾史,褰帷高視,移風闡化。
江璀墓誌,唐 乃習以射藝,和容有儀,既發絃而中的,亦主皮而合禮。 《説文》:“皮, 剥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 爲省聲。 , 古文皮。 , 籀文皮。” 金文从又,象用手剥取獸皮之形(可參“革”古文字字形),非許慎所言“爲省聲”。
皮★常◎常pí表意,金文从又,又为手,象手持工具剥取兽皮之形,《说文》籀文、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皮”。本义表示剥兽皮,引申为皮革、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表层、薄片状的东西、有韧性的等。 【辨析】 ❶以“皮”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pí:疲、铍∣pī:披∣bǐ:彼∣bēi:陂∣bèi:被∣pèi:帔∣bō:波、玻∣bǒ:跛、簸∣pō:坡、颇∣pò:破。 ❷皮/革/韦/肤 a.用于兽皮义时,“皮”和“革”是同义词,区别在于:“革”特指去毛的兽皮;“皮”指有毛的兽皮,又由兽皮义引申指人的皮肤。b.“革”与“肤”的区别是:“革”指兽的生皮,“肤”指人的皮肤。“革”与“韦”的区别是:“革”指生皮,“韦”指熟皮。c.“皮”也用于人,但“肤”不用于兽。 ❸皮/披/被 见15页“被”。 皮pí(金) (篆) 皮,会意字,金文“皮”与革有相似之处,皮是一把平头长柄的铲,柄的右侧有一个圆环和一只手,表示手执铁铲剥下兽皮。引申为表皮。生成的形声字有: pi 阴平:披(披星戴月) 铍(金属元素) 阳平:疲(疲乏) 陂(黄陂,地名,在湖北省) bi 上声:彼(彼此) 去声:髲(假发) bei 阴平:陂(陂塘) 去声:被(棉被) 相关链接 “皮”上古音为“帮母歌韵”,与“剥”之音、义有内在联系。皮是从兽体上“剥”落下来的。故“皮”有“剥”之音。“波”字省去左边便也成了“皮”,皮作声符也是一“身”二任,时而为“皮”,时而为“波”。参见“波”字条。
皮(pí)从又,爲省聲。疑是象形。 【按】皮,《説文》:“剥取獸革者謂之皮。”剥皮曰皮,引申爲名詞皮。 皮pí(5画)
*皮pí5画 皮部 (1) 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肤|牛~|树~。 (2) 皮革;皮子: ~鞋|羊~夹克。 (3) 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封~|书~。 (4) 物体的表层: 地~|水~儿。 (5) 薄片状的东西: 粉~儿|铁~。 (6) 韧性大;不脆: ~糖|这瓜子放~了。 (7) 顽皮;淘气: 调~|这孩子真~。 (8) 指橡胶: 橡~|~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