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 甲骨文合集2050,殷 貞从益。三月。 按: 象水滿於器皿溢出之形。
 甲骨文合集12983,殷 ……益允雨。
 甲骨文合集31990,殷 □巳,貞鬯叀十……食众人于[益]。
 畢鮮簋,殷周金文集成4061,西周中期 畢 (鮮)乍(作)皇且(祖)益公 (尊)𣪕(簋)。
 永盂,殷周金文集成10322,西周中期 益公内(入)即命于天子。
 王臣簋,殷周金文集成4268,西周中期 益公入右王臣。
 益公鐘,殷周金文集成16,西周晚期 益公爲楚氏龢鍾(鐘)。

伯歸夆簋, 殷周金文集成4331,西周晚期 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告。
 春成侯壺,殷周金文集成9616,戰國 冢(重)十八益(鎰)。
 包山楚簡·文書106,戰國
 (陵)攻尹産、 少攻尹 爲 (陵)貣𫑛(越)異之黄金七益(鎰) (以)翟(糴)穜(種)。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5,戰國至秦 裚(製)寇〈冠〉帶,君子益事。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益生曰祥。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臣益善。
 漢印文字徵 益長之印。
 漢印文字徵 蘇益壽。
 漢印文字徵 郭益昌。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夏商則未聞所損益。
 石門頌,東漢 八方所達,益域爲充。
 元均之墓誌,北魏 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涇梁益五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衛大將軍雍州刺史樂安簡王之孫。
 雲門寺法懃塔銘,北齊 世羨若玉,益物如金。
 薛保與墓誌,隋 親必四門,交乃三益。
 騫思哲墓誌,唐 祖暄,隋任益州郫縣令。 《説文》: “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甲骨文从皿从水,象水滿於器皿溢出之形,即“溢”之初文。本義爲水滿溢出。金文从八从血,會血液分益之意。血亦聲。或从八从血省。秦國文字承襲甲骨文,六國文字承襲金文。
益★常◎常
yì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器皿中水满而溢出之形,隶定为“益”。本义表示溢出(是“溢”的本字),引申为增加、好处、有好处的、副词(相当于“更加”)等。 【辨析】 ❶以“益”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ì:溢、缢、嗌、镒∣shì:谥∣ài:隘。 ❷益/溢/盈 见506页“盈”。 益yì (甲) (篆) 可分解为水(横置)、皿。甲骨文为会意字,水多,漫溢出来,是“溢”本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yì 溢(溢美之词) 缢(自缢) 镒(古代的重量单位) 鹢(古书上说的水鸟) 螠(海底泥沙中的小虫) ài 隘(狭隘) 相关链接 “隘”或作“阸”,属形声字;《玉篇》、《集韵》属会意字,左有高山,右有洪水,是险隘之处;《海篇》作“𨽈”(gài),左边是“阝”右边是“蓋”,讹变为“益”。
241.趣談“益”字益, 甲骨文像杯子裏水已裝滿,借爲利益字,加“水”返還。
*益yì10画 皿部 (1) 增加: 增~|损~|延年~寿。 (2) 利益;好处: 公~|权~|受~。 (3) 有益的;有好处的: ~友|~鸟|~虫。 (4) 副词。更加: ~发|精~求精|老当~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