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 ) 甲骨文合集27740,殷 癸丑卜,惟老命監凡。 按: 監察之意。
 監且丁觶,殷周金文集成6207,殷 監且(祖)丁。
 應監甗,殷周金文集成883,西周早期 䧹(應)監乍(作)寶 (尊)彝。
 頌壺,殷周金文集成9731,西周晚期 監𤔲(司)新 (造)。
 頌鼎,殷周金文集成2827,西周晚期 監𤔲(司)新 (造)。
 監戈,殷周金文集成10893,春秋 監戈。

陵君鑑, 殷周金文集成10297,戰國晚期 𢽍(造)金監(鑒)。 按: 讀“鑒”。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32,戰國 瞿(懼)生於眚(性),監生於瞿(懼)。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繫年12,戰國 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包山楚簡·文書168,戰國 辛亥, 妾婦監, (史)懌, 䣓人秦赤。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03,西漢 皆令監臨庳(卑)官,而勿令坐官。
 漢印文字徵 大官監丞。
 漢印文字徵 軍監之印。
 漢印文字徵 監胡之印。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孫豊,字叔奇,監度遼營謁者。
 穆亮墓誌,北魏 祖壽,侍中征東大將軍領中秘書監冝都文宣王。 《説文》 : “監, 臨下也。 从臥, 䘓省聲。 , 古文監从言。 ” 會意字。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所見象人跪跽或站立在盛水的器皿旁俯首照看之形,本義是以水爲鏡照視自己。《尚書·酒誥》 “人無于水監”用的就是這種意義。照視是由上往下看,遂引申出自上視下義,如《詩·大雅·大明》: “天監在下。”由這種引申義又引申爲監視、監察、監督諸義。由於“監”是用器皿盛上水照看自己的影子,遂又用來指可以照看人影的器物,這個意義後世用 “監” 的異體字“鑒”來表示。如《詩·邶風·柏舟》: “我心非鑒,不可以茹。”毛傳: “鑒所以察形也。”
監 (jiān)从臥,䘓省聲。 【按】監,《説文》:“臨下也。”本義是監視。 90.趣談“監”字監,古人没有鏡子,怎麼照臉?新石器時代有了陶器,陶盆(皿)盛水,就可以照見自己,所以“監”字從皿從見。到了銅器時代,有了銅鏡,“監”字也與時俱進,加“金”爲“鑑”(鑒),成語“以史爲鑒”,就是“把歷史作爲鏡子,避免重犯歷史性錯誤”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