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伯睘卣,殷周金文集成5326,西周早期
白(伯)睘乍(作)氒室(寶)(尊)彝。
按: 《説文》謂“睘”字“从目袁聲”,而此形則以“𥄕”替“目”。 《説文》釋“𥄕”曰: “目不正也。 从𦫳从目。”可見“𥄕”、“目”同類。 同類偏旁互换,早期文字尋常可見。銅器銘文“睘”多作人名。

作父乙尊, 殷周金文集成5957,西周早期
吏□用乍(作)父乙旅(尊)彝。
按: “袁”字甲骨文作“”, 本从衣从又, 會用手穿衣之意。 或增“(圓)”爲聲作“”。 而此字之聲符“袁”以“攴”换“又”,亦屬古文字同類偏旁互替之常例。

作册睘尊,殷周金文集成5989,西周早期
君令余乍(作)册睘安尸(夷)白(伯)。

睘簋,殷周金文集成3677,西周中期
睘乍(作)寶𣪕(簋)。其永寶用。

番生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26,西周晚期
易(賜)朱市悤黄鞞玉睘(環)……
按: 用作“環”。

古璽彙編1903,戰國
睘(縣)吏。

古璽彙編1904,戰國
睘藂。

戰國楚竹簡滙編·望山二號楚墓竹簡遣策2,戰國
一長睘(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孔子見季𧻚子26, 戰國
(好)(睘)隹(唯)聚。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睘(嬛)好玩好而不惑心。

漢印文字徵
睘遷。

漢印文字徵
睘偏。
《説文》: “睘,目驚視也。从目袁聲。《詩》 曰: ‘獨行瞏瞏。’”
先秦文字“睘”構形多變,就其義符而論,後世通用之“目”旁或爲同類偏旁“𥄕”所替; 就其聲符而言, “袁”之古文字本身就一字多形, 充作“睘”之聲旁自然也就富於變化,詳情可參相關字形下之按語,這裹不贅。凡此種種,釋讀中皆當留意。
就其用而言,古多作人名,或讀“環” ,戰國有讀“縣”者。而漢簡或假“環”、“圜”記“睘”。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脈死候》: “面黑、目環、視衺,則氣先死。”張家山漢簡《脈書》與此内容相近,作: “面墨、目圜、視雕,則血先死。”

huán

(金)
会意字,金文由目(横置)、○、衣合成。“○”为玉环,置于“衣”中。后“衣”字的“亠”讹变为“土”,成了“袁”。“睘”同“瞏”本义为惊奇地四面环顾。楷书省去了“十”。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huan
阳平:還(简化为“还”)
寰(寰球)
環(简化为“环”,环境)
鬟(云鬟)
圜(围绕;另读yuán,与“圆”同)
儇(《说文》:“儇,慧也。”另读xuān,儇薄)。
去声:擐(《说文》:“擐,贯也。”)
相关链接
還,简化为“还”,当副词时读为hái,又读为xuán,与旋同。

(qióng)

渠營切。目驚視也。从目,袁聲。

81.趣談“睘”字

睘,金文像掛在人胸前的“玉環”,借爲表示孤獨。後加“玉”爲“環”,成了返還字。


金文;金文;huán

[衣(意符)+目(眉,意符)+O(圓圈,意符)→睘(《説文》:“睘,目驚視也。從目,袁聲。”睘,初文由“衣”“眉”“圈”三個字素構成。表示能掛在胸前、眼能看得見的圓圈形飾物。“環”本字。後用作“聲意符”構字成分。基本概念爲“圓,環”。引申爲孤獨。)]
[宋] 丁度《集韻·平清》:“獨行瞏瞏。”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