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 ) 大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298,西周晚期
(賓) 章(璋)帛束。 按: 从䀠癸聲。 用作人名。
 大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299,西周晚期
 (賓)豖章(璋)帛束。

士父鬲, 殷周金文集成715, 西周晚期
士父乍(作) ( )妀(妃)(尊)鬲,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熹平石經·周易·睽,東漢 九四,睽孤。
 慈慶墓誌,北魏 契闊家艱,屯亶世故,信命安時,初睽未遇。
 張翼墓誌,唐 雖年華尚蕣, 冬睽桃李之歡; 瞻顧鸞皇,永絕于飛之望。
 蔡君妻張氏墓誌,唐 府君久從淪喪,夫人持家肅穆,而盥漱未窮,風林不靜,所□兆諧鵷鳳,無睽敬仲之仇。 按: 目旁訛作日。 《説文》: “睽,目不相聽也。从目癸聲。” 金文之“睽”从䀠癸聲。 用作人名。 《説文》釋“睽”之“目不相聽也”, 即視線不相順從,故引申而有“乖離”之義。或有假“乖”爲“睽”者。馬王堆漢墓帛書《六十四卦》有乖卦,“乖,小事吉”。九四: “乖苽(孤),愚(遇)元夫,交復(孚),厲无咎。”上九: “乖苽,見豨(豕)負塗,載鬼一車。”諸例“乖”通行本《易》 皆作“睽”。
△睽kuí14画 目部 (1) 乖离;违背: ~异。 (2) 分离;离别: ~违|~别。 (3)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 众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