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 𦅫鎛, 殷周金文集成271, 春秋中期或晚期 用亯(享)用孝于皇祖聖弔(叔)。

陵君鑑, 殷周金文集成10297,戰國晚期 𢽍(造)金監(鑑)。攸立 。 (以)祀皇祖。
 欒書缶,殷周金文集成10008,春秋 斁(擇)其吉金, (以) (作) (鑄) (缶), (以)祭我皇 (祖)。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7,戰國 彭祖曰: 一命弌(一) , 氏(是)胃(謂)益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競建内之2,戰國
(譔)祖己而昏(問)安曰, 是可(何)也?
 張家山漢簡·引書1,西漢 春産、夏長、秋收、冬臧,此彭祖之道也。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陽,東漢 顔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所以彰洪烈,纂乃祖,繼舊先。
 長孫瑱墓誌,北魏 承神冑之華風,稟祖曾之烋烈。
 侯太妃造像記,北魏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爲亡夫侍中使持節征北大將軍,廣川王賀蘭汗,造彌勒像。
 賈通墓誌,唐 祖謨,周定州長史。 按: 示旁訛作“衣”。 《説文》:“祖,始廟也。从示且聲。” “祖”字形聲,从示得義,从且得聲,《説文》析形無誤,从示且聲之結構形成於春秋青銅器而後歷代傳承未變。而此前的甲金文,記録“祖”這個詞者或爲“祖”之聲符“且” (詳參本書“且”字下)。或曰“且”本象祭祀先祖之用俎之形,則此聲符亦有義可説。值得注意的是,“祖”之示旁亦或訛作“衣”。 《説文》 “始廟也”之釋義,據研究當爲一句數讀,即“初始也,宗廟也”。而這兩種意義,當爲“祖”字引申義,“祖”字本義當爲“祖先”,實物文字除用作人名者外,大致用此本義。
祖★常◎常
zǔ形声,从示,且(zǔ)声,本义为祭祀祖先的宗庙,引申为祖先(一个家庭的较早的上辈)、祖父(父亲和母亲的上一辈)、开始、事业或派别的创立者等。 祖祖zǔ(9画)
  【提示】礻,不要错写成衤。且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祖zǔ9画 示部 (1) 家族中较早的前辈: ~宗|~先|远~|高~|曾~。 (2) 父母的上一辈: ~父|~母。 (3) 开国君主;某种事业、派别的创始人: 汉高~|宋太~|佛~|鼻~|~师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