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 ) 甲骨文合集15662,殷 □□卜, 貞柰(祟)……四小。 按: 甲骨文从示从木(横置),用爲祭名。
 甲骨文合集23340,殷 己丑卜, □, 貞翌庚寅柰(祟)㞢于妣庚五。
 甲骨文合集25371,殷 丁亥卜, 出, 貞來 王其(祟)丁㲹 新…… 按: 木旁易爲“束”。
 甲骨文合集15701,殷 庚辰[卜], □, 貞翌日酒…… (祟)三十……卯三。 按: 增“宀”旁。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16,戰國至秦 壬癸死者,明鬼祟之,其東受兇(凶)。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06,戰國至秦 壬癸死者,明鬼祟之,其東受兇(凶)。 按: 此“祟”之“出”旁類“之”。
 張思鼎墓誌,唐 兩楹夢奠,二竪興祟。
 戚高墓誌,唐 天降深祟,魂沉逝流,遂奄終於後流私苐。 《説文》: “祟, 神禍也。从示从出。 , 籀文祟从 省。 ” 甲骨文“祟”本爲祭祀之名,構形則以从示从木爲本。“木”變爲“束”,或添加“宀”旁,其變體也。《説文》析形“从示从出”,訓爲“神禍”者,本戰國秦系文字而來,睡虎地秦墓竹簡之“祟”可以爲證。
祟★常◎常
suì表意,从示从出,示指鬼神,出指出现,本义表示鬼怪出来害人或所生出的祸害(迷信),引申为不光明或不正当的行为。 【辨析】 祟/崇 这两个字形体相近,但结构、读音及意义都不同,应注意分别:“祟”用于“作祟”“鬼鬼祟祟”;“崇”用于“崇高”“崇山峻岭”。 祟 甲骨文; 篆suì[出(出現,意符)+ 示(古代祭神的石台,引申爲鬼神) →祟(《説文》:“祟,神禍也。從示,從出。”祟,古人想像中的鬼神,或鬼神出來作怪。引申爲暗中害人〈鬼鬼祟祟〉。)]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四十二回):“著兩個人來,一個與賈母送祟,一個與大姐兒送祟。” 祟*suì(10画)
  【提示】上面是出,不是山;下面是示,不是宗。示的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不要错写成崇。 *祟suì10画 示部 本指鬼神带来的祸害;借指不正当、不光明正大的行为: 祸~|作~|鬼~|鬼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