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7905,殷
……?祭……

甲骨文合集6965,殷
……雀祭□。

甲骨文合集32544,殷
甲戌, 貞小乙祭亡

甲骨文合集22045,殷
庚寅卜, 祖庚。

史喜鼎,殷周金文集成2473,西周
史喜乍(作)朕文考翟(禴)祭。

徐王義楚觶,殷周金文集成6513,春秋晚期
(徐)王義楚𢍰(擇)余吉金, 自酢(作)祭鍴,用亯(享)于皇天,及我文(考)。

𨟭侯少子簋, 殷周金文集成4152,春秋
妳乍(作)皇妣君中(仲)𡚱(妃)(祭)器八䬦(簋), 永保用亯(享)。

欒書缶,殷周金文集成10008,春秋
斁(擇)其吉金, (以)(作)(鑄)(缶), (以)祭我皇(祖)。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6,戰國
(子孫)(以)丌(其)祭祀不屯。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7,戰國
(以)君王之身殺祭未尚(嘗)又(有)。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13,戰國
青(請)祭與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5,戰國
君王龍(用)亓(其)祭,而不爲亓(其)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7,戰國
(鄰)殺牛,不女(如)西(鄰)之酌祭,是受福吉。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55,戰國至秦
□祭祀、嫁子、作大事,皆可。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天子祭天地。

盧令媛墓誌,北魏
父道昭,國子祭酒秘書監使持節鎮北將軍。

王翊墓誌,北魏
魏故散騎常侍鎮南將軍金紫光禄大夫領國子祭酒濟州刺史王使君墓誌。

元鑽遠墓誌,北魏
賻錢三萬,祭以太牢。
《説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以手持肉敬奉於“示(神主)”之前以祭祀神靈,《説文》解“祭”字爲會意。但甲骨文“祭”字省“示”而在“肉”旁附點以示血滴; 西周以降,則以加“示”爲常例。春秋戰國之“祭”,“又”旁常爲“攴”代之,而“又”、“攴”同類,字理不變。兩漢以後,“又”旁復歸,但因偏旁位置關係而有所變形。

祭,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从又持肉會意,“肉” 旁或有數個小點表示滴血。金文增从示爲意符,“示” 即神主,合體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祖先。所从之“又”或作 “丑”,或作 “攴”,表意相同。金文字形多種,主要是結構部件位置不同,若據之隸定則有多個異體。卜辭、銘文多用本義。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常◎常


jì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示从又,象以手持肉奉祭之形,隶定为“祭”。本义表示祭祀神灵或祖先,心中崇敬并祈求保佑,引申为举行仪式追念死者。
【辨析】
❶以“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chì:傺∣chá:察∣cài:蔡。
❷祭/祀 见388页“祀”。

会意字,左上角为“肉”,古代的祭品,右上角为“又”(即“手”),下为“示”,意为手持祭品,供奉神灵。祭,又读zhài,古代姓氏,《左传》中有“祭仲远”者。这个读音作为声符尚保留在瘵(zhài)、蔡(cài)、察之中。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际(“際”的简化,国际)
漈(水边)
穄(草本植物)
(海边的一种鱼)
chì
傺(侘傺,失意貌)

(jì)

又,手也。示,古“祇”字。手持肉以享神祇也。
【按】示爲神主,前文明之。祭的含義是以手持肉祭祀神主。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为牲肉,右为又(手),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金文字形增加意符示。小篆、隶书字形承之。
【释义】《说文》:“祭祀也。”本义指祭祀。古人祭祀神鬼祖先,必陈物供奉,故祭字从肉。祭祀活动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大事,关于祭祀的礼节、程序、方式的规定非常多。[祭酒]本义指以酒祭祀或祭奠。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是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由此引申,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如[诗坛祭酒]指诗界中资望和成就最高的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Oracle, the left part of the character is animal meat and the right part is又(手)(yòu, hand) which means somebody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 with meat in hand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character示(shì, offering sacrifices)was added to it.
【original meaning】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s.

甲骨文;金文;

[手持肉置於石桌。(《説文》:“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祭:甲骨文“從血從又”,像一人用手(又)端起一盆血以敬神。到了金文血改成了“月(肉)”。楷化爲“祭”,與古文字相差無幾。祭,祭祀神、佛、祖宗。)]
《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二月早起祭祀忙,供上羊羔和韭黄。)

*tsriar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一篇上)
手持尚滴血水的肉塊,以之祭祀。人為熟食。

*

(11画)

【提示】, 不要错写成癶。示,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

11画 示部 
(1) 供奉鬼神祈求保佑或举行仪式追悼死者: ~祀|~祖|~神|~奠|公~烈士。
(2) 旧小说中指用咒语施放法宝: 将异宝~在空中。
 另见zhài(506页)。


zhài

11画 示部 姓。
 另见jì(176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