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816,殷
于父乙多介子㞢。

甲骨文合集2096,殷
于多介祖戊。

甲骨文合集6002正,殷
勿㞢于多介父犬。

甲骨文合集2164,殷
不隹多介王。

甲骨文合集2348,殷
㞢犬于三介[牛]卯羊。

甲骨文合集2619,殷
貞于甲介帚好。

甲骨文合集19027,殷
……[日]十介……今夕……

詛楚文,戰國
禮傁介老,將之以自救也。

古陶文彙編3.1267,戰國
介。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206,戰國至秦
可(何)謂“介人”?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一介……學中大主,晨以被抱。

王浚妻華芳墓誌陰,晉
選吉日,備車徒、介士,隨命秩所應具三府之儀,使不舊典而有加禮也。
按: 據此形可以看出,古文字中的“人”部件,到楷書“介”中變成了第一筆“丿”和第四筆“丨”。

王基墓誌,北魏
攸哉今古,介祉恒明。

劉多墓誌,隋
曾參五行之才,介葛三牲之敏。
《説文》: “介,畫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
甲骨文象人著甲衣,“人”身上的兩點或四點都代表甲片。甲骨文構形在東漢的朝侯小子殘碑中仍然有較好的保留。《釋名·釋兵》: “甲亦曰介。”《左傳·成公二年》: “不介馬而馳之。”介馬謂給馬披甲。《韓非子·五蠹》: “國平養儒俠,難至用介士。”介士即甲士,著甲衣的武士。
許慎對字義字形的理解完全不同,他説的 “介”是人與人之間的界畫、界隔。
也有學者認爲 “介”本義是癬疥,爲 “疥”之初文。

★常◎常


jiè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一人立于两个笔画中间之形,隶定为“介”。本义表示夹在中间。(一说象人穿衣甲之形,中为人,两边为甲片,本义表示铠甲,古代的战衣。)引申为在两者之间并使二者发生联系、放在心上、居于中间的传言的人、间隔、界限等,假借为铠甲,由此引申为甲壳、带甲壳的水生动物等。
【辨析】
以“介”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iè:界、芥、疥、蚧、骱∣jiē:阶∣jià:价∣ɡà:尬。

jiè

(甲) (篆)
甲骨文为象形字,像古代军人前后有护身的铠甲。既可指铠甲,也可指个体人(如“一介武夫”)。特指古代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主、宾通传者叫“介”。《荀子·大略》说:“诸侯相见,卿为介。”“介绍”用此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ie
阴平:阶(阶层)
去声:界(世界)
芥(芥菜)
疥(疥疮)
蚧(蛤蚧,壁虎之类的爬行动物)
骱(骨节间衔接处)
jià
价(价值)
gài
芥(芥蓝菜)

尬(尴尬)
相关链接
1.“介”,古声母为舌根音,读gài,与“丐”通,有乞求、给予的意思,如《诗·七月》中的“以介眉寿”,《既醉》中的“介尔景福”,《行苇》中的“以介景福”。后分化出舌面音。南方方言中仍有读gài者,如萍乡话。
2. “价”繁体为“價”,声符为“贾”。“贾”为会意字,上为“襾”是货架示意图,谐“架”为音,后讹变为“西”。“贾”另读为gǔ。买卖人为“贾”,通“沽”(沽名钓誉)。

(jiè)

从人,从八。人各有介。
【按】介,《説文》:“畫也。”指介畫、界限。

*kria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畫也。 从人、从八。(二篇上)
一人穿著小片綴甲之甲盔,或表示身上有很多小疥疤?

jiè

(4画)

【提示】下面是一竖撇、一竖,不是两竖。

*jiè

4画 人部 
(1) 居于二者之间: ~入|~于两山之间。
(2) 在二者之间使发生联系: ~绍。
(3) 使二者发生联系的人或事: 媒~|中~。
(4) 留存;搁置: ~意|~怀。
(5) 甲,指古代军人作战时穿的护身衣;也指动物身上的硬壳: ~冑|~虫。
(6) 〈书〉耿直;有骨气: 耿~之士。
(7) 个: 一~书生。
(8) 古代戏曲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用语: 笑~|鸡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