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33096,殷
亥立中。

甲骨文合集23668,殷
立今。

父丁卣, 殷周金文集成5065,殷
父丁。

立鼎,殷周金文集成2069,西周中期
立乍(作)寶(尊)彝。

公子土斧壺,殷周金文集成9709,春秋晚期
公孫窖立事歲。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而臣宗立(位)。

古璽彙編289,戰國
(陳)□立(蒞)事歲安邑亳釜。

古陶文彙編3.5,戰國
向立事嵗之王𪺛。

古陶文彙編3.35,戰國
誾=(誾門)參立事左里敀亳區。

古陶文彙編3.1,戰國
㭪三立事嵗右廪𪺛。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2655,戰國
立。

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558,戰國
右立。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2657,戰國
立。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02,戰國
(且)雀(爵)立(位)(遲)(踐)。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12,戰國
㙑(禹)立三年。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戰國
古(故)=(君子)之立民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7,戰國
㙑(禹)立三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從
政(甲篇)13,戰國
是古(故)肰(然)句(後)能立道。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姑成家父7,戰國
立死可(何)㦹(傷)才(哉)?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37,戰國至秦
利以臨官立(蒞)政。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26背,戰國至秦
連行奇(踦)立。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543,西漢
今昔(夕)吾薨(夢)二丈夫立而怒。

居延新簡EPT52.598,西漢
□□□可立治。

漢印文字徵
立降右尉。

增訂漢印文字徵
字季立。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威立澤宣。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立廟桐柏。

魯詮墓表,晉
累立戰功。

羅浮山銘,南朝梁
大同元年立。

穆亮墓誌,北魏
乃刊石立銘,載播徽烈。

馬龜墓誌,北周
德建名立,三公止話。

孫嗣初妻韋氏墓誌,唐
柔而有立。
《説文》: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甲骨文、金文象一人正面立於地上之形。金文常用作“位”。本義爲筆直地站立。古文字用例中以表“位”爲主。

立,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人站立於地,有人稱爲合體象形。本義是站立,引申爲建立、設立、制定、確立等義。人站立則占位,占位即是蒞臨,音義相因相成,故 “立” “位” “莅”(蒞)古多通用。卜辭或用樹立義。或讀 “蒞”,“立事” 即後世之 “蒞事”,主持政事。銘文或用站立義。或讀 “位”,義爲站立之處或地位。或讀 “蒞”,蒞臨。
楚簡帛文作,猶存篆意。秦簡牘文作,以隸爲主。參見019.並字條。

★常◎常


lì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人正面站立于地面上之形,隶定为“立”。本义为站立不动,引申为使直立、直立的、建立、制定、生存、君主即位、确定某种名分、副词(表示情况马上发生,相当于“立即”)等。
【辨析】
以“立”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lì:粒、笠、莅∣qì:泣∣yì:翌、翊∣yù:昱∣lā:拉、垃∣lá:砬∣sà:飒。

(甲)
象形字,甲骨文像正面站着一个人,其下一横,表示地面。本义就是站。作意符生成的字很多,如位、端、靖、站、竦、竖等。不过在楷书化的过程中,与“站立”无关的字被整合到“立”部,如妾、亲、章、意、童等。一般来说,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汉字,居于最上层的那个“立”都无“站立”意。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粒(颗粒)
笠(斗笠)
莅(莅临)

泣(哭泣)
相关链接
在甲骨文里,“立”与“企”都是站的意思,前者是正面图,后者是侧面图。泣,以“立”为声符,是受“企”的影响。这个读音尚保留在南方方言中。南昌、萍乡等地口语中仍把“站立”说成qǐ,与“企”同音。

(lì)

从大在一之上。
【按】立,段玉裁注:“侸也。”侸(shù)也是立,同義互訓。立的本義是站立,引申表示位置,後分化出“位”字。

120.趣談“立”字

立,像人(大)站在地上,這個地方就是他所處的位置。


甲骨文;金文;

[大(兩腿伸直著地,站立。象形)+一(表示“地面”,意符)→立(《説文》:“立,侸(shù古同樹,豎)也。從大立一之上。”立,像人站在地上,所以説“人”是“頂天立地”的。引申爲建樹〈立業〉、設置〈設立〉、即時〈立刻〉、訂約〈立契〉。立通“位”。新皇即位〈立〉。)]
《詩經·邶風·燕燕》:“瞻望弗及,佇zhù立以泣。”(抬頭遠望看不見,呆立哭泣泪滿面。)
《論語·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站住脚,讓人也要站住脚;自己行得通,讓人也要行得通。)
[春秋] 孫武《孫子·形篇》:“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善於作戰的人,使自己站在不敗的地位,又不放過能够擊敗敵人的機會。)
[宋] 道原和尚《景德傳燈録·揚州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麼處立?”(上無一片瓦,下無插錐地,叫我窮秀才站在何處?)

*liəp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侸也。 从大在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十篇下)
一人立於地上之狀。

(lì)

,住也。从大,立一之上。臣铉等曰:大,人也。一,地也。会意。凡立之属皆从立。”(力入切)
许慎此处以“住”释“立”,然《说文》正篆无“住”字。段玉裁注本改“住”为“侸”。甲骨文作,商代晚期父丁卣作,西周金文作,从大,从一,象人正面站立之形,一表示所立之地。战国时金文或作,郭店楚简作。卜辞中或用其本义,如:“王其焚沇迺录(麓),王于东立,豕出,擒?”(《合》28799)大意是,王焚烧沇地的迺麓以驱赶野兽,王站立等候于东,是否可以擒获出奔之豕。[1]
古立、位同字。如颂鼎:“王各(格)大室,即立(位)。”[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周礼》故书小宗伯:‘掌建国之神立。’注: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道法》:“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立。”[3]恒立,即恒位。“立”本义为站立,《左传·宣公二年》:“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
立部有十八个属字。如“端”字下云:“直也。从立,耑声。”又如“竫”字下云:“亭安也。从立,争声。”又如“竭”字下云:“负举也。从立,曷声。”

(5画)

*

5画 立部 
(1) 站: ~正|~足|起~|坐~不安。
(2) 使竖起来: ~竿见影|把板子~起来。
(3) 直立的;竖着的: ~柜。
(4) 建立;设立: ~功|~国|确~。
(5) 制定;订立: ~法|~个字据。
(6) 生存,存在: 独~|誓不两~。
(7) 立刻;即刻;马上: ~即|当机~断。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