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第三節 文學形式的特點 |
释义 | 第三節 文學形式的特點中國文字的形象與音讀都影響了中國文學的形式與內容。中國文字源自象形、表意。形有繁複與簡易之差,意象也有繁簡之別,因此創造的字形就很難大小都一致,如以甲骨卜辭作例子(第四節圖10-14),在早期,一段句子之中,字的大小有時相差甚大,但寬度卻頗一致,顯然是反映書寫於竹簡的傳統。後期大致是為了整齊、美觀的原因,繁複的字就慢慢地簡化。相反地,簡易的字就慢慢地增繁。周代這種趨勢更為明顯,遲至戰國時代,終使每一個字的大小,不管構形是繁複或簡單,都習慣寫成一樣的大小。它使得句子的字數,亦即句子排列的長度非常地整齊,甚至為了取得句子長度一致的效果,就加上沒有意義的襯字。如 《詩經》的很多句子便是,《毛詩·國風·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第一句重複采字,便是為了使行列整齊。不但寫詩歌如此,就是寫作敘事的文章,也喜歡用對偶的排列,因此形成四、六字成句的駢體文,也有撰寫聯對的習俗。 至於音讀方面,雖然有學者以為,在商代之前中國文字有可能有一個字讀兩個以上音節的現象。 因甲骨文的風(字21) 【, 八風也。 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从虫凡聲。風動蟲生, 故蟲八曰而匕。 凡風之屬皆从風。 , 古文風】、 鳳 (字22)【, 神鳥也。 天老曰, 鳳之象也, 麐前鹿後蛇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 莫宿風穴。 見則天下大安寧。 从鳥凡聲。 , 古文鳳, 象形。 鳳飛群鳥從以萬數。 , 亦古文鳳】, 本作鳳鳥的形象, 被假借為流動的空氣。後來有在鳳鳥字形之上加凡聲與兄聲的兩種標音形態(雖有可能表現不同強度的風而非一字的不同標音,但兩者的辭例相同〔《甲骨文字合集》27459,簡稱 《合》〕 ,都有大的形容詞,比較不會是表達不同強度的風),故懷疑在更早的時代,中國的語言是複音節的,後來才變成單音節,風字的兩個標音就是其孑遺❶。 筆者曾經研究,漢族傳說中的伏犧和女媧就是來自台灣高山族的創生祖先piru karu與其妹妹。據周法高 《漢字古今音彙》的擬音,伏犧的先秦讀音約是bjwak xiab,與高山族故事的主角piru karu的第一個音組的p同屬唇音,X與第二個音組的k同屬喉音。伏犧在中國有姓風的傳說,而甲骨風字的兩個標音,凡與兄,也正好一為唇音,一為喉音。先秦音讀,絕大多數的字有輔音韻尾,有可能就是受一組的第二個音節的影響。又如,先秦有從p聲母或k聲母而與1聲母相諧的現象,有些學者因而推論中國古代有pl、kl等複輔音的現象。命、令在金文用同一字,推論有ml複輔音。以籃、藍從監聲,洛、絡從各聲,隔從鬲聲等現象,推論有gl複輔音。其實複輔音在發音的時候也是發兩個音的。有可能在創製形聲字時,所用的諧聲字根,其音讀有些來自其第一個音節,有些來自它的第二個音節,導致用同一個諧聲字根的字,聲母分屬不同的類 ❷。還有,一些雙音節的詞彙,如解豸、倉庚、忍冬、蜈蚣等,都有可能是古代多音節語言的孑遺。解豸的甲骨文作廌(字23)【,解廌獸也。 古者決訟, 令觸不直者。 象形。 从豸省。 凡廌之屬皆从廌】,作高大的平行長角的羚羊類動物形。廌是一種真正在華北生存過的動物,商代曾有田獲記錄,毛色黃。後來因為氣溫轉冷而南移,終在中國絕跡而變成傳說的神獸。目前在越南的叢林中猶有遺存。在文字中, 此野獸所吃的草為薦(字24)【, 獸之所食艸。 从廌艸。 古者神人以廌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 曰,食薦。夏處水澤,冬處松柏】,以廌所吃的草料是編織席子的好材料表意。而灋、法(字25)【,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 从廌去。 ,今文省。 , 古文】, 以廌構形,傳說可助判案, 漢代一位判官的墓門,就畫有一對低頭欲向前衝突的廌。由於字形演變有如獨角獸,其長而平行的角也容易被誤會為獨角,故在漢以後的墓葬,常以細長的獨角出現。而且羈(字26)【,馬落頭也。从网馽。馽絆也。 ,罵或从革】的構形為廌的二角被繩子綁着之狀。卜辭用以為驛站之設施,有二羈、三羈、五羈等,很可能古代以之拉驛站的車。漢以來廌常被稱為解廌、解豸、獬豸等的複音詞,故有可能商代或更早的廌字是發兩個音的。 又如甲骨文的彔字 (字27) 【, 刻木彔彔也。 象形。 凡彔之屬皆从彔】,作汲水的轆轤形,假借為山麓,而後世以轆轤稱之,也有可能是古代一字讀多音節的現象。又如郭字 (字7)的字形在金文用以為郭與墉二字。郭屬於鐸部,讀若kwak。墉屬於東部,讀若riewng。也可能分別來自第一音節與第二音節。還有,少數的形聲字是由兩個不同韻部的字組成,也有可能其一代表前一音節,另一代表後一音節。意義為今日之後的昱 (字28) 【, 日明也。 从日立聲】, 甲骨文第一期時假借描寫鳥類羽毛的羽字 (字29) 【, 鳥長毛也。 象形。 凡羽之屬皆从羽】去表達,第二期時加日的意符,第三期時增加以羽與立合成的翌字 【, 飛皃。 从羽立聲】, 立顯然也充當翌字的聲符。 根據周法高的擬音, 先秦時羽屬於魚部, 音如vjwav。 立屬於緝部, 音如liəp。 昱屬於之蒸部,音如vriwəv,三字都不同韻部。 此字的演變, 從羽到翌再到昱。想來從商代到兩周,語音已有了變化。羽的聲母與昱同,翌與昱不同類,其變化的途徑較難從v到l又回到v,故有可能v與l分屬昱讀音的第一與第二個音節。 古代國際的貿易交流,似乎也表現出中國語文有類似多音節的現象。有一幅公元前16世紀的埃及壁畫石刻,描寫東方的港口正在上貨,其上有多處的聖書體銘文。在船上方的文字,說明所載的貨物是各式各樣的奇珍與香料。根據James Henry Breasted的翻譯: The loading of the ships very heavily with marvels of thecountry of Punt;all goodly woods of God’s-Land,heaps of myrrhresin,with fresh myrrh trees,with ebony and pure ivory,withgreen gold of Emu,(mw),with cinnamon wood,khesyt wood,withihmut-incense,sonter-incense,eye-cosmetic,with apes,monkeys,dogs,and with skins of the southern panther,with natives andtheir children.Never was brought the like of this for any king whohas been since the beginning(Ancient Records of Egypt,HistorialDocuments 頁109). 其中有桂木 (with cinnamon wood,khesyt wood)。據原注,khesytwood是種製作香料的甜木。埃及的桂木是個象意字,意義為磨粉的樹。銘文對所載的品物,不同的類別前都帶有with,此khesyt wood之前無with,很可能就是其前表意字桂木香料的讀音。桂木的植物學名是Cinnamomun cassia auct.family Lauraceae。在公元前16世紀時爪哇人控制其貨源,他們以丁香交換中國的桂皮,然後銷到西方的非洲及西亞。植物學名的桂木cassia來自北阿薩姆Assam語的khasi。它應來自原產地的語言。爪哇人所販賣桂皮的原產地是中國今日的兩廣地區,桂的《廣韻》切音是古惠切,擬訂的上古音是kwev。Khasi有ks兩個音節,應是原產地的語言,此物的名稱該有兩個或更多的音節。因此中國桂的上古音的韻尾v可能是第二個音節的遺留。筆者向教聲韻學的同事請教,桂的音讀也可能受s的影響而變成第四聲。 以上所舉兩個例子,雖只是蛛絲馬跡,但一個字讀兩個音節的可能並非絕不可能。畢竟,就目前所知,起碼在西周之後,儘管一個字有時可在不同的時機讀不同的音,代表不同的意義,但每次也只能發一個音節,故不但句子的字數可以等長,連音節也等長。還有,中國的語詞,由於音節短,為避免混淆,更使用聲調以分辨意義。如此則句子的字數、長度既可以一樣,音節也可以同長,甚至平仄的節奏也可以要求一定的模式,從而發展成律詩、詞曲、對聯等講求平仄聲調的特殊文學形式。同時也由於單音節的原因,音讀相近的字就多了起來,導致古代多用假借字的現象,同時也發展了謎語、歇後語一類的文字遊戲。連帶繪畫的題材也受到影響,如年年有餘 (魚)、子孫連甲 (蓮、鴨)、吉慶平安(戟、磬、瓶)、三陽開泰 (羊)、耄耋延年 (貓、蝶)、福祿雙全 (蝠、鹿、葫蘆)、馬上封侯 (馬、猴)等圖案,都是應用音讀的假借原則。 中國多同音詞的語言特質,可能也導致中國的文字到現在還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徵,沒有走上拼音文字的道路。西洋的語言是多音節的,雖然也有少量同音節而不同意義的現象,如英語的rite、write、right、wright,其意義都不同而讀音卻一樣,但絕大多數的字,用音讀就可以區別意義,於是用一個意符加上多個音標就可以確定一字的意義。所以古埃及的字,除少量的象形、表意字外,主體是意符加音符的形聲字,或整體都是音節。但中國的語言主要是單音節的形式,有很多同音或音近的詞。如果也以少量的意符加上固定的、少量的音符以表達意義,就會引起同形異義的混亂。因此就儘量以表意的方式創造文字,通過生活經驗的聯繫,表達很多概念性的意義。後來窮於象意文字的創造,逐漸發展了形聲字,但也以不同字形的諧聲字根去代表該音讀,以避免發生同音詞也同形的困擾窘態。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