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第二節 書寫方向的習慣
释义

第二節 書寫方向的習慣

中國文字雖與西洋文字都起源於圖像,但書寫的習慣卻很不同。書寫的方向,西方的主要是先左右橫行,然後行列再自上而下,有時於某種時機而須作上下行時,行列也大都由左而右。不像中國古代漢字書寫的習慣是自上而下,然後行列自右而左。多數的人用右手書寫,自右而左的形式較不切合實際的運作,所以滿文和蒙古文雖也是上下直行,行列則採用由左而右的形式。中國之所以有這種書寫習慣上的獨特性,一定有它獨特的原因。通過考察,應該可以說,它完全是受中國古代書寫工具的影響。
迄今所知,大量存在的中國最早文獻,是三千多年前用刀刻在獸骨或龜甲上的商代貞卜文字。因此有少數人誤會,以為商代的人們日常是以刀刻字作記錄的,甚至有人以為要等到秦朝的蒙恬發明毛筆後,中國人才有以毛筆書寫的事實,不知商代的甲骨和陶器都有以毛筆書寫的事實。其實我們還有相當充分的理由相信,商代的人已普遍使用毛筆書寫文字了。
從字形看, 筆的初形是聿(字10)【, 所以書也。 楚謂之聿, 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聿一。凡聿之屬皆从聿】,它在甲骨文作一隻手握着一枝有毛的筆之狀。中國從來普遍以竹管為筆桿,乃於聿字之上加竹字而成筆字。不著墨汁時,筆的毛散開。但一蘸了墨汁,筆尖就合攏而可書寫圖畫細緻或粗大的線條了。甲骨文的書(字3),就作手握有毛的筆管於一瓶墨汁之上之狀,點明毛筆蘸了墨汁就可以書寫的意思。還有, 甲骨文的畫(字11)【, 介也。 從聿, 象田四介, 聿所以畫之。 凡畫之屬皆从畫。 , 古文畫】, 作手握尖端合攏或散開的筆, 畫一個交叉或更複雜的圖案形。 金文的肅(字12)【, 持事振敬也。 从聿在上, 戰戰兢兢也。 , 古文肅从心卪】, 作一手握着筆畫出較複雜的圖案形, 以便依圖案刺繡之意。 甲骨文的晝(字13) 【, 日之出入與夜為介。 从畫省从日。 , 籀文, 作一隻手握着筆與日字組合之形, 表達持筆寫字的白天時候。推知商代已普遍使用毛筆,故才以之表達與書寫、繪畫、刺繡和時刻等有關的意義。其實,六千多年前的半坡遺址,從陶器上的彩繪就可充分看到使用毛筆的痕跡。
由於中國人寫字的筆尖是用柔軟的毛製作的,書寫的人可以在一道筆劃中控制有粗、有細、有波折,再加上中國文字結構的複雜多樣性,可呈現無窮的造形和體勢上的變化。不像其他地區使用堅硬的書寫工具,較難作筆勢上的變化,而且其字形的種類也有限,不像中國文字的外觀有千萬種變化。中國書法所講求的美善外形和內在精神,需要長期的練習功力和一定的天分才情,才能達成精巧的程度。也因此,在各種文字中,中國文字的書法才成為一種很受社會崇敬的獨特藝術形式。


導致中國獨特的書寫方向應是來自書寫的材料。任何有乾燥平面的東西都可以用於書寫,土石、布帛、樹皮等都可以利用。但從幾方面看,影響中國書寫方向習慣的是竹簡,而且起碼從商代起已是如此。但因竹子易於腐化,難於地下保存,我們才不易見到其痕跡。《尚書·多士》有“惟殷先人,有典有冊”之句子。典與冊都是用竹簡編成的書冊。 甲骨文的冊(字14) 【, 符命也。 諸侯進受於王者也。 象其札一長一短, 中有二編之形。 凡冊之屬皆从冊。 , 古文冊从竹】, 作許多根長短不齊的竹簡,用繩索加以編綴而成為書冊的樣子。典(字15)【, 五帝之書也。 从冊在丌上尊閣之也。 莊都說: 典大冊也。,古文典从竹】則用以表示重要的典籍,不是日常的記錄,故像恭敬地以雙手捧着的樣子。


竹子現今不是華北常見的植物,但在距今三千年之前的幾千年間,華北的氣候要較今日溫暖而濕潤,竹子不難生長。以竹子當書寫的材料,有價廉、易於掣作以及耐用等多種好處。只要把竹子緃向直劈,就成長條。稍為加工,就可得平坦而可以書寫的表面。若再於火上烤乾,表面就容易書寫而且不易朽蠹。若在窄長的表面上書寫,由上而下作縱行的書寫,比較橫列的左右書寫方便得多。如果橫着書寫,竹片的窄面與背面的彎曲,都會妨害書寫時手勢的運轉和穩定。一般人以右手書寫,也易於左手拿着直豎的竹片。寫完後,大致是習慣性,就順勢以左手將竹簡由右而左依序一一排列,故由上而下、由右而左的排列,就成為中國特有的書寫習慣。
甲骨文偶有橫着書刻的辭句。從後世的實例看,也可推測商代應有利用木牘、布帛一類有寬廣表面的材料作為書寫的載體。使用毛筆吸墨書寫時,因墨汁乾燥緩慢,如果在可以書寫多行的表面上寫字,行列最理想是由左而右,手才不致於髒污墨跡。但是中國的書寫習慣竟然是相反的由右而左,就可以推測主要是由於使用單行的竹簡書寫。寫字時,左手拿着竹片,右手持筆。寫完後以左手安放竹片,因習慣或方便而由右至左一一排列,故而成為中國特有的書寫習慣。很多條的竹片用繩索編綴之後可捲成一握,故以卷稱書的篇幅。後來雖於紙上印刷,猶有以墨線間隔,就是保持了一片片竹簡的古老傳統。由於修整後的竹片寬度有限,不但不能作多行的書寫,文字也不便寫得過於肥胖寬大,因此字的結構也自然地往窄長的格式發展。多構件組合的字,也儘量以上下疊置的方式而避免橫向的舒展,以致連有寬長身子的動物,也不得不轉向,讓它們頭朝上,四足懸空,尾巴在底下成為窄長的形式,如象(字16)【, 南越大獸, 長鼻牙, 三年一乳。 象耳牙四足尾之形。 凡象之屬皆从象】、虎(字17) 【, 山獸之君。 从虍从儿。 虎足象人足。 凡虎之屬皆从虎。 , 古文虎。 ,亦古文虎】、馬(字18)【, 怒也。 武也。 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 凡馬之屬皆从馬。, 古文。,籀文馬與𢒠同有髦】、 (字19) 【, 如野牛, 青色, 其皮堅厚可制鎧。 象形。 頭與禽离頭同。 凡之屬皆从, 古文从儿】【, 徼外牛。 一角在鼻, 一角在頂。 似豕。 从牛尾聲】、犬【, 狗之有縣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豕【,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 讀與豨同。 ……凡豕之屬皆从豕。 , 古文】 ()等動物的象形字都是如此。 橫寬的形象或是轉向, 或是簡省部分使成窄長之狀,如上節介紹的郭字(字7),本有四座看樓,東西兩邊的看樓就被簡省而成窄長的樣子了。
從有寬廣表面的龜甲、獸骨上的貞卜文字已是以窄長為主要的書寫形式,就可以推斷商代最普及的書寫材料是竹簡,而不是木牘或布帛等有寬廣表面的東西,否則就不必限定字形的寬度或上下堆疊的字形結構形式了。以竹簡書寫不必預計文章的長度,只要隨時增加竹片的數量就行了。如果使用木牘,就不易確定需用的寬度了,所以後來雖發明了紙張,但因字形受限於竹簡寬度的古老傳統,字的結構也始終保持往窄長的結構發展的傾向,也偶而模仿一根根的竹簡而加分隔線。竹簡一吸墨就擦不掉,而且寬度也不容劃掉之後而另在旁邊寫字加以改正。如果寫錯了字形, 只有用刀把字跡削去再寫。 故於文字,刪(字20)【,剟也。从刀冊。冊,書也】,就以一把刀在書冊之旁,以表達刪削之意。在紙張未普及前,書刀是文士隨身攜帶的必備文具,故東周時期的墓葬中,銅削經常與書寫的工具一起出土。有人不明白其用途,才誤會它是用來刻字的。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0 12: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