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审美特征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汉字的表意特征,表现为形与义的密切联系,因形示意,意寓形中。即使汉字经过隶变后,形体上进一步符号化,从而削弱了因形示意的特点,绝大多数现代汉字已经不能从形体上直接表示词义,但是汉字仍然使用特定的符号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汉字的整体结构与词义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汉字的基本特征。 汉字的这种基本特征,使我们在审视一个个汉字形体的时候,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许多的联想和想象,思维活动会伴随着视觉对汉字整体结构的把握而展开,从而汉字形体与词义之间的联系,会如同图画般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意象。用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 “审美直觉心理学”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原理来解释这种现象,思维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来进行的。这种视觉意象的特征主要是: 在思维过程中,它能为物体、事件和关系的全部特征提供结构等同物,其最大的优点是用于再现的形状大都是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的。这种多维度的空间,不仅会提供某些物理对象或者物理事件的完美思维模型,而且以同构的方式再现出理论推理时所需要的各个维度[1]。汉字的表意特性,使汉字都成为了阿恩海姆所说的这种 “视觉意象”的符号。它的构形相对于线线结构的音素文字而言,是一种立体的结构,因而所储存的信息便于通过视觉和大脑进行丰富的联想或者直观的想象。比如: 止戈为武,其意象让人仿佛看见士兵肩扛长戈,脚迈大步走向战场的威武形象 (另一说为: 阻止、平息干戈曰武) 。同时,它不仅仅只是音义之间结合表达概念的抽象符号,更重要的是它以其具象特征为主体阐释提供了多种维度,其意义具有潜在性或超含义性,比如: “婚”字是个形声字,从女,昏声。从女,强调 “妇家也。” 昏声,声符除了表示读音,还表示了一种社会风俗: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2]古代婚姻的婚字,源于在黄昏时举行婚礼,因此,昏字即表音,又表意。汉字这种 “视觉意象”的功能,使用形体或直观表意、或曲折表意,从而使汉字形体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同时具备了多方面的审美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