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 ) 王誦墓誌,北魏 散書滿筵,交柯蔽户。 按: 聲符“延”訛作“延”。
 田德元墓誌,隋 良辰美景,命醁酒而開筵; 勝地名遊,賦清篇而自淂。 按: 聲符訛寫。
 寗思真墓誌,唐 風亭命友,常招鄭驛之賔; 月館開筵,即是無生之客。 按: 聲符訛寫。
 秦朗墓誌,唐 痛樹悲筵,殆將滅性。 《説文》: “筵,竹席也。从竹延聲。《周禮》 曰: ‘度堂以筵。筵一丈。’” “筵”字在楷書定型過程中,構件變化比較大。一是形符,或从竹或从艸; 二是聲符 “延”,其中 “廴”與 “辶”混用,反映了漢字在楷化過程中字形的不定性。 楚簡假 “延”爲 “筵”。《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天子建州(乙本)》 :“天子四辟, 延(筵)(席), 邦君三辟, 夫=(大夫)二辟, 士一辟。 ” 漢簡亦假 “延”爲 “筵”。《武威漢簡 ·甲本特牲》: “祝延(筵)几于室中,東面。”
△筵yán12画 竹部 古时铺在地上的座席;特指酒席: ~几(jī)|~席|喜~|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