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微伯𤼈簠, 殷周金文集成4681,西周中期
𢼸(微)白(伯)𤼈乍(作)𥮉(簠)。
按: 从竹甫聲。

魯大司徒厚氏元簠,殷周金文集成4689,春秋
魯大𤔲(司)徒厚氏元乍(作)譱(膳)(簠)。
按: 从匚从肉从甫。

張元墓誌,唐
刊乎宅兆,簠簋之祭不渝; 動此悲哀,擗踴之情弥肅。

濟瀆廟祭器銘,唐
簠八。
《説文》: “簠, 黍稷圜器也。 从竹从皿, 甫聲。 , 古文簠从匚从夫。 ”
見於西周中期金文中的 “簠”字,从竹甫聲。春秋早期的金文,“甫”通作“簠”。或作从匚从肉从甫。至唐代,“簠”字定型爲“从竹从皿甫聲”。《説文》所列古文,未見於出土古文字中。

(fǔ)

方矩切。黍稷圜器。从竹,从皿,甫聲。

【析形】形声字。金文字形从匚(表示容器),甫声,小篆字形从竹、从皿,甫声。竹、皿,表示与竹制器皿有关。
【释义】《说文》:“黍稷圜器也。”本义是古祭祀、宴享时用以盛黍稷稻粱的容器。出土实物均为方形。《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长方形,口外侈,有四短足及二耳。盖与器形状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器皿。西周早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流行,后世有仿制。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meaningful part is匚(a vessel)while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甫(fǔ, man's courtesy name). In Small Seal script the meaningful parts are 竹(zhú,bamboo)and皿(mǐn, vessel) but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甫(fǔ, man's courtesy name). 竹(zhú,bamboo) and 皿(mǐn,vessel)relate to the bamboo vessel.
【original meaning】 An ancient container for the ritual and feast, used to hold , millet, rice, sorghum,etc.

18画 竹部 〈书〉 盛谷物的器皿,常用作祭器。长方形,有盖,有耳。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