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 河西簡牘·奏書3,西漢 萬歲里馬賢,糜七十二石。
 漢印文字徵 糜僅印信。
 黄庭内景經,晉 三魂忽忽魄糜傾。
 蕭翹墓誌,隋 基資早糜。
 王公素墓誌,唐 戚滅心糜。 《説文》: “糜,糝也。从米麻聲。”
糜★规◎常
形声,从米,麻声,本义读mí,较稠的粥,引申为烂、碎、浪费等;又读méi,用于“糜子”,一种草本植物,与黍同类,但不黏。 糜* (17画) ❶méi ❷mí
 【提示】起笔是侧点,旧字形是竖点。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或部件左边时,末笔捺改点。里面的林, 旧字形作𣏟。 米,中间是竖,不是竖钩。林和米的末笔都是捺,为避重捺,林末笔捺改点。 △糜méi17画 麻部 糜子,与黍同类,是耐旱、耐碱的谷类作物。 另见mí(274页)。
△糜mí17画 麻部 (1) 粥: 肉~。 (2) 烂: ~烂。 (3) 浪费: ~费|侈~|奢~。 另见méi(2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