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 )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出典諸郡,彈枉糾邪。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糾明若否,獻善絀惡。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彈繩糾枉,忠絜清肅。
 竇泰墓誌,北齊 及幼主君臨,問對爲重,新邦肇建,糾察增隆。
 豆盧寔墓誌,隋 聲侔鷹隼,務存糾逖,申威甚厲,引繩無枉。
 崔素臣墓誌,唐 繩違糾謬,坐嘯杖以宣風; 振領提綱,卧理由其閉卜。 《説文》: “糾,繩三合也。从糸、丩。” “糾”有“𠛩”、 “糺”等異變形體。
糾 (jiū)繩三合也。 【按】段玉裁注:“凡交合之謂之糾。”即糾纏義。 糾纠, 金文; 篆jiū[糸(絲,線,意符)+丩(糾本字,聲意符)→糾(《説文》:“糾,縄三合也。從糸、丩。”三股的繩索,引申爲纏繞〈糾纏〉,結合〈糾結〉;督察〈糾察、糾正〉。)] 《詩經·陳風·月出》:“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窕少女真苗條,怎能使我心不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