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士官
1 即士师,掌刑狱之官。
《书・立政》「准人」 孔传:「准人,平法,谓士官。」 孔颖达疏:「准,训平也。平法之人,谓士官也。士,察也。察狱之官,用法必当均平,故谓狱官爲准人。《周礼》司寇之长在常任之内,此士官当谓士师也。」 汉 荀悦《汉纪・惠帝纪》:「契作司徒,训五品;皋陶作士官,正五刑。」 2 监狱的别名。
汉 蔡邕《独断》:「四代狱之别名:唐 虞曰士官,《史记》曰『皋陶爲理』,《尚书》曰『皋陶作士』;夏曰均台;周曰囹圄;汉曰狱。」 3 犹言作官。士,仕。
《韩非子・五蠹》:「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以其耕作也赏之,而少其家业也;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以其犯禁也罪之,而多其有勇也。」 陈奇猷集释:「松皋圆曰:『士官,读爲仕宦。』尹桐阳曰:『士,事也。』」 4 日本军队尉官的统称。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至於武人,随同曾国荃打入南京城的就出了四名提督军门,後来从日本士官学校出来的朱湘溪,还作蔡锷的参谋长;出身保定军官团的,且有一大堆,在湘西十三县似占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