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纓()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6,戰國 得之若纓(驚), (失)之若纓(驚), 是胃(謂)(寵)辱纓(驚)。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6,戰國 得之若纓(驚), (失)之若纓(驚), 是胃(謂)(寵)辱纓(驚)。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6,戰國 得之若纓(驚), (失)之若纓(驚), 是胃(謂)(寵)辱纓(驚)。 按: 以上郭店《老子乙》第6簡的三個“纓”字从賏聲、縈聲,“縈”之“糸”旁兼作全字義符,而其寫法皆有區别,尤具避複求變之趣。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西漢 下爲纓筋。 按: 構形从糸从嬰,左右結構。
武威漢簡·甲本服傳1,新莽 冠繩纓。 按: 聲符“嬰”上“賏”省作雙“目”。
元彦墓誌,北魏 翔纓肅閣,施懃帝道。 按: 形符“糸”簡化。
元子永墓誌,北魏 父夙離固疾,事絶纓冕。
閭伯昇及妻元仲英墓誌,東魏 爰初濯纓,薄言入仕,齊蹤驥騄,連陰杞梓。 按: 聲符“嬰”因筆畫省減訛變。
賈通墓誌,隋 桂貞蘭馥,簪纓繼軌。
楊厲墓誌,隋 春秋一十有七,未預冠纓,弱年辤世。
姬温及妻竇氏墓誌,唐□□爰假,濯纓蒞職。 《説文》: “纓,冠系也。从糸嬰聲。” “纓”字始見於實物文字之戰國楚簡。郭店楚簡《老子乙》第6簡的三個“纓”字从“賏”、“縈”雙聲符,“縈”之“糸”旁兼作全字義符,寫法皆有區别,尤具避複求變之趣。至西漢後,構形从糸从嬰。書寫位置由上下結構變爲左右結構。後世寫法,聲符上部多有變化,或添筆或減筆,亦爲避複求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