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 ) 索諆爵,殷周金文集成9091,西周早期 索 (諆)乍(作)有羔日辛 (䵼)彝。
 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6,西周中期 隹(唯)三年九月丁子(巳),王才(在) (鄭)。 卿(饗)醴, 乎(呼)虢弔(叔)召𤼈, 易(賜)羔俎。
 古璽彙編5321,戰國 羔。
 古璽彙編5319,戰國 羔。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9,戰國 子羔昏(問)於孔=(孔子)曰: 厽(三)王者之乍也, (皆)人子也,而丌(其)父戔(賤)而不足爯(偁)也與(歟)?
 龍崗秦簡102,秦 没入私馬牛[羊][駒]犢羔縣道官。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羔羊在公。
 王君妻韓氏墓誌,北魏 是以羔鴈貴禮,曡爤階庭。
 崔志墓誌,唐 爰從羔雁之禮,作嬪君子之室。
 盧行毅墓誌,唐 衣簪之余,羔雁爲群。
 苗善物墓誌,唐 遂得羔鴈成行,不獨仲弓之室;芝蘭交映,豈唯太傅之庭。 《説文》: “羔,羊子也。从羊,照省聲。” 从火从羊,會以火烤羊羔之意。徐灏《段注箋》: “羔之本義爲羊炙,故从火。小羊味美,爲炙尤宜,因之羊子謂之羔。”
羔★常◎常
ɡāo表意,金文、小篆从羊在火上,小羊味美,故以炙羊之形表示小羊,隶定为“羔”。本义为羊羔,小羊,引申为某些动物的崽子。 【辨析】 ❶以“羔”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ɡāo:糕。 ❷羔/狗 见130页“狗”。 羔gāo会意字,“小曰羔,大曰羊”。作意符生成了“羹”,作声符生成了: gāo 糕(糕点) 羔 (gāo)从羊,照省聲。 【按】羔,《説文》:“羊子也。”即小羊羔。 57.趣談“羔”字羔,像把羊放在火上煮,因爲小羊嫩,很容易成羹,就將羔借指小羊,於是加美成羹,鮮美的羊羔,就成了美味佳餚。
*羔kaw[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羊子也。 从羊,照省聲。(四篇上)
烤羊肉以羊羔為最美嫩可口。 羔*gāo(10画)
  *羔gāo10画 羊部 小羊;也泛指某些动物的幼崽(zǎi): ~皮|羊~|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