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23,戰國
未尚(嘗)(聞)君子道, 胃(謂)之不(聰)。
按: 从耳兇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2,戰國
……聖(聽)不(聰)。
按: 从心聲。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治京氏易,聰麗權略。
按: 从身䓗聲。 “䓗”即“葱”異體。

甘陵相尚博殘碑(右截),東漢
聰叡廣淵,兼覓七□。
按: 从耳䓗聲。

徐君妻管洛墓誌陰,晉
聦朗内識,接物以誠。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聦識知機,鑒來臧往。

劉華仁墓誌,北魏
稟性聰睿,忤懷曉就。

元願平妻王氏墓誌,北魏
固以仰藉先資,聰暈紫葉。

于景墓誌,北魏
及至莅事獻臺,則聰馬之風允樹。

馮邕妻元氏墓誌,北魏
體備温恭,聰慧在性。

元焕墓誌,北魏
聰惠明敏,稟之獨悟。

薛孝通敍家世券,北魏
二世名聰,字延知。

元文墓誌,北魏
既明且哲,又聰與慧。

元寳建墓誌,北魏
方謂天聰輔德,神鑑祐善。

史懷訓墓誌,唐
生乃岐嶷,幼而聰敏。
按: 从耳忽聲,“忽”是“怱”之訛變。

顔家廟碑,唐
伯父聰穎絶倫,尤工文翰。
按: 从耳悤聲。

顔人墓誌,唐
君幼而聰敏,早擅風規。
《説文》: “聰,察也。从耳悤聲。”
“聰”楚文字或从耳兇聲, 或从心聲, 此種構形當止於秦之“書同文”。 秦文字之“聰”本假“悤”字,《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馬禖》 “耳悤目明”可證。“悤”字古文字从心从十,會心靈明瞭通徹之意(詳參本書“悤”字下説解),正是“聰”字初文,而“聰”則爲“悤”之派生字。“悤”字因草書楷化而變形爲“怱”,故隸變後“聰”之聲符多演變爲“怱”,偶有訛作“忽”者。“悤”又因聲化,上部構件變作“公”,故“聰”之聲符又每作“忩”,進而演變作“䓗”。 漢晉碑刻“聰”字耳旁或訛作身旁。

聪,金文;cōng

[耳(意符)+悤(聲意符)→聰(《説文》:“聰,察也。從耳,悤聲。”聰,聽覺靈敏:耳聰目明。心思靈敏〈聰明〉。)]
《詩經·王風·兔爰》:“尚寐,無聰!”(睡吧,落得耳根輕鬆!)
《論語·季氏》:“視思明,聽思聰。”(看要看得分明,聽要聽得清楚。)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