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肆 汉字形音义的辩证
释义

肆 汉字形音义的辩证

语言学中有关于 “形、音、义是文字三要素”的说法,甚至有的学者还非常绝对地指出“世界上的文字有千百种,每一种都有形、音、义三要素”[8]。这种说法其实是经不起检验的: 因为构成文字的必要条件是字形和字义,文字是传达信息的视觉符号,有没有读音和读音正确与否,都不影响字之为字。例如,先天性聋哑人,中国的聋哑人和外国的聋哑人全都一样,从不知晓音响为何物,却都可以通过无声的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文字 (当然包括拼音文字) ,以接收和传递信息。当然,不是只有这样一个孤例,但是,这样的事例最有说服力,而在逻辑上,即使是只有一起孤例,也就能够推翻一个根据不足的全称判断。
这样说,是否会使人误以为汉字只和表形表意有关系,和语音没有关系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虽然汉字的起源是发轫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但从它诞生时起,就与语言中的词 (概念)联系在一起,汉字是用来记录词的。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物或现象的语言标记,是一种纯粹的符号,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用以指称某一个或某一种事物或现象。从语言学角度说,语音是语义的载体,是意义的物质外壳,所以,任何用来记录词的文字,都包含声音的要素,汉字也不例外。词既然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那么从根本上说,造字方式只有表音和表意两种。
索绪尔也认为文字只有两种体系: 即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的表意文字 (ideagraphicwriting)和模写词声音的表音文字两种。[9]布隆菲尔德认为这种提法很容易引起误解,便把表意文字改称表词文字 (word writing)或言词文字 (logographic writing) 。[10]由此可见,表意文字与表词文字、言词文字应该是一个概念,即指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按照这个观点,表意文字中的词可以有读音,但文字“符号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 表音文字中的词有意义,但文字本身 “是要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11]也就是说,文字与语言形式之间,存在着淡化声音、突出意义的表意文字,也存在着字形不联系意义,只去模拟声音的表音文字。
这样说并不否定汉字也有声音这个特点,而是指汉字读音作为与拉丁字母相对的关系项所具有的一种文化特性。“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汉字字符意象的可视性质; 二是指汉字不是某个语音单位的必然形式而超越了特定的语音系统。”[12]“汉字字符意象的可视性质”不用解释也众所周知,而“汉字不是某个语音单位的必然形式而超越了特定的语音系统”是从汉语与印欧语系不同的差异性上表现出来的。在印欧语系中,音素和音节都是结构要素而不是意指单位,它们不是单独与意义连接的必然形式,一个“词”需要几个音节来表示是不确定的。而汉语的音节既是听觉的最小单位,也是一种自足的编码单位,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在书写形式上,一个词通常就是一个字,由此说明,汉语音节具有附义性 (一个音节代表一个意义)和附形性 (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 。“也就是说,西方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音义结合体,重 ‘言’ ; 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形音义结合体,重 ‘文’ 。……我们所说的汉字的无声性即 ‘文’ 的性质,是从与拼音文字的对比中获得的,所以它是汉字外部的区别性特征。”[13]汉语音节的附义性使汉字与某个语音单位建立了直接的关系,通过字体即可直接导出语言的发音 (这个语音可能还有雅音和方言音之分) 。而附形性又强调了汉字的 “读音”从字面上讲不是语音单位本身,它一方面指人们将视觉的文字单位转化为听觉的语音单位的过程,这说明视觉的语音形象不等于听觉的语音本身,它们在本质上是偏离的、言此意彼; 另一方面又指一个文字单位与某个语音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偏离的,人们不能够建立字形与语音单位的直接转换关系,如一个汉字不能代表汉语音节的声调,或者一个汉字常常有多个读音,使人们不能够 “见字知音”。汉字“读音”与汉语的这种语音偏离关系,使汉字不用像西方文字一样成为语言的附庸。
不仅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汉字与语言的分离,还形成了汉字支配汉语的文本位现象。文言文就是汉字对口语的一种征服,它使书面语汉字化,是语言本位向汉字本位转换和置换的一种形式。正如孟华先生所言: “从民间歌手到文人,从《风》到《雅》 诗,所谓的文体的 ‘自觉意识’ 的明朗,其实就是一个由俗到雅、由口语而文字的过程,一个不断汉字化的过程。”[14]在这个方面,郭绍虞先生较早地研究了文字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在《中国文字型和语言型文学之演变》 的论文中,论及中国文学中的言文关系,强调了知识精英通过典籍和文本进行文学创作,是汉字性的“文”与“文本化”一极的文学,而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俗文学,是去汉字性的“言”或者“话语化”一极的文学。[15]雅俗之间的相互置换,尤其是“由俗而雅”,是中国文学艺术形态的基本发展线索。
文字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重大进步的产物,虽然文字产生的时间晚于有声语言,但是,文字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却与语言不相上下。《淮南子·本经训》上说: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属神话传说,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描述汉字的产生呢?说明古人已察觉到汉字的创造运用将是感天动地的伟业,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将从此摆脱愚昧而步入文明。如果说语言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的本能生活方式,那么文字则使人类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汉字产生后不仅以其记载史实、传承文化的功能推动和加快了历史文明的步伐,而且以其第二语言的特殊功能,发挥着民族交流、融合、团结的作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注释

[1] 琅琊刻石[EB]. http://www.wiki.cn/wiki/%E7%90%85%E7%90%8A%E5%88%BB%E7%9F%B3: 2007-10-2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3] 陈望道. 修辞学的中国文字观[J]. 立达季刊. 1925. 1.
[4] 季亚康诺夫. 图画文字[Z].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33卷. 北京: 知识出版社,1955: 33.
[5]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11: 51.
[6] 刘志基. 汉字文化综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 246.
[7] 李禄兴. 试论现代汉字的性质[EB]. http: //www. yywzw. com/stw/stw4-13. htm: 2006.7. 10.
[8] 武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要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261.
[9][11] 参见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12: 50-51.
[10] 布隆菲尔德. 语言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360.
[12] [13] [14] 孟华. 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 3,8,11.
[15] 郭绍虞. 中国文字型和语言型文学之演变[J]. 学林. 1949,(9).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6: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