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 ) 邾友父鬲,殷周金文集成717,春秋早期 鼄(邾) (友)父朕(媵)𠀠(其)子胙(作) 寶鬲。 按: 从刀胙聲。
 古璽彙編3090,戰國 𣪌 (胙)。
 古璽彙編2564,戰國 垖(𪣬) (胙)。
 史晨後碑,東漢 餘胙賦賜。
 元悦墓誌,北魏 於穆君王,承乾胙土。
 元珍墓誌,北魏 胙土晉陽男,遷平東將軍。
 楊真墓誌,隋 命之以氏,胙之以德。
 盧行毅墓誌,唐 盧實胙土,燕惟世家。
 劉珵墓誌,唐 祖俛,皇滑州胙城縣丞。
 趙克廉墓誌,唐 列土胙姓,班爵命功。 《説文》:“胙,祭福肉也。从肉乍聲。” 春秋金文始見“胙”字,結構與後世通行者有所不同,从刀胙聲。西周金文無“胙”而假以“ ”字:
 師𠭰簋, 殷周金文集成4324, 西周晚期 師龢父 (胙)𠭰叔(淑)市,𢀜(恭)告于王。 按: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58頁云“ , 當讀爲胙, 賜也”。
胙 篆 隶zuò【析形】形声字。小篆字形从肉,乍声。隶书字形变后肉旁讹与月旁同。 【释义】《说文》:“祭福肉也。”本义是祭祀求福用的肉,引申指福佑,赐福。又引申指赐予,分封。[胙土]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Small Seal script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肉(ròu,meat).It sounds like乍(zhà).After Official script肉is changed into 月(yuè). 【original meaning】The meat for sacrificing and blessing 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