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臤觚,殷周金文集成6596,殷
臤。

臤父辛爵,殷周金文集成8613,西周早期
臤父辛。

臤尊,殷周金文集成6008,西周中期
(拜)𩒨首。

徐王子鐘, 殷周金文集成182,春秋
(以)樂嘉賓倗友者(諸)臤(賢)。

焛令趙狽矛,殷周金文集成11561,戰國
下庫工帀(師)臤石。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52,戰國
膳(善)日過我,我日過膳(善),臤(賢)者隹(唯)丌(其)止也以異。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6,戰國
愛親尊臤(賢)。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0,戰國
大人不(親)丌(其)所(賢),而信丌(其)所賤。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6,戰國
(堯)見(舜)之悳(德)(賢),古(故)讓之。

校官潘乾碑,東漢
親臤寶智,進直退慝。
《説文》:“臤,堅也。从又臣聲。讀若鏗鏘之鏗。古文以爲賢字。”
甲骨文作“”, 从又从臣, 殆象以手抉目, 其構意或與“民”、“取”等字相似。許慎釋“堅”,是用聲訓。甲骨卜辭中意義不明。該字之用,確如許慎所言“以爲賢字”。

xián

会意字。左为“臣”,是“目”的变形;(参见“臣”字条,后简化为一长一短的两竖)右为“又”,是“手”的变形。金文像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使之屈服。《说文》说是“坚”之本字,《康熙字典》说是“贤”字,既善于用眼观察,又善于动手,谓之“贤”。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iān
坚(坚强)
qiān
悭(悭吝)
xián
贤(贤惠)
jǐn
紧(紧张)
kēng
铿(铿锵)
相关链接
1.肾(shèn),繁写为“腎”,“臣”(chén)既表音也表意。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为身之臣。
2.竖,会意字,本指宫中年轻小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晋侯之竖头须”。后作为年轻人的蔑称,如“竖子不足与谋”。现为“横”的对应词。豎,是“竖”的异体。

(qiān)

苦閑切。又音鏗。堅也。从又,臣聲。

93.趣談“臤”字

這個“臤”字談了没趣,在奴隸社會拿人不當人,爲了表示其奴隸身份往往用尖錐刺瞎奴隸的一目,以表示其奴隸身份,這就是“臤”字的本意。“辛”就是這把尖刀,所以“妾”就是女奴,“童”就是幼奴,他們頭上並不是真的頂了一把尖刀,而是作爲構字的象徵。到了後來的封建社會,專制社會,“刺目”的惡行雖被取消,但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宰相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仍然是皇帝的奴隸,在專制的等級社會裏,除了皇帝,每一個人既是主子,又是奴隸。《紅樓夢》裏襲人便是寶玉的奴隸,但她又是小紅的主子。


甲骨文;金文;jián

[《説文》:“臤,堅也。從又臣聲。讀若鏗鏘之鏗。古文以爲賢字。”臤,初文像“以手持錐刺目”,與“民”同源。刺目時手感眼球是相當堅硬的,擬爲“堅”本字。]

(qiān)

,堅也。从又,臣声。凡臤之属皆从臤。读若铿锵之铿。古文以为賢字。”(苦闲切)
段玉裁注:“谓握之固也,故从又。……凡言古文以为者,皆言古文之假借也。……盖今文《盘庚》固以臤为賢也。”
甲骨文或作,马如森说其构形从目从又,会以手抠目之意。或说臤从又从臣,会以手击人目之意,为掔之本字。“臤字从又,《说文》以堅训臤属声训,堅非臤之本义甚明。又手部云‘掔,固也。从手,臤声。读若《诗》赤舄掔掔。(苦闲切)’(十二上十六)掔从手为叠加意符,掔与臤音义俱同,掔实即臤之后起累增字。”[1]卜辞中只出现一条,借用为祭名。“贞:勿臤彡,九月”(《续》1·14·3)[2]。张舜徽云:“臤象手执俘虏及罪人,恐其逃亡,故执之甚固,因引申为凡堅之称。”[3]金文或作,徐复说依据形体从臣从又,会拘系俘囚之意。[4]手执俘虏,担心其逃跑,看管甚严,引申为凡堅之称。奴隶社会中俘虏被认为是和牲畜一样重要的财富,所以金文下或加贝。《六下·贝部》:“賢,多财也。”正与此义相联。“《说文》谓‘古文以为賢字’。金文中的‘臤父丁’、‘臤父辛’、‘臤且丁’等皆读xián。郭店楚简《五行》:‘明则见臤人。’汉校官碑:‘亲臤宝智,师臤作朋。’臤亦读xián。”[5]郭店楚简中字形或作
臤部有“緊、堅、竪”三个属字。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