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自(鼻)己 (纪) 不是中央非为己
释义

自(鼻)己 (纪) 不是中央非为己



(甲)


鼻又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分量和供人把握的一个身体部位。当你怒斥别人时,如果不是指着对方的鼻子,你的发泄自然就缺乏目标,欠有力度。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总是用拇指或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用这一体位动作来承担自我的来由吧。
汉字,永远美丽且充满神奇感。
瑞典汉字学家林西莉在她的 《汉字王国》一书中对中国汉字原创性奥妙进行了热情地倾注。她以外国友人的目光对于“自”有过如下一段描述:
初夏的一天,我沿着北京的北海骑车,在人行道旁看到这样一出小小“自鸣”。……“是谁修了这个花圃?”我问。
男人自豪地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 是我。
在相同情形下,我们瑞典人可能会轻轻拍拍胸脯,但中国人恰恰是指着鼻子。这不能不说这种手势由来已久,因为汉字的“自”最初的意思是“鼻子”,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我们西方人的鼻子比面部突出很多,所以我们考虑它自然会想到侧面。中国就不是这样,那里绝大多数人的鼻子在脸上并不突出,对他们来说正面图最能表现鼻子的特征。
林西莉女士以西方人的目光与情感,对于汉字产生的深情理解,来向汉字王国的民众传播汉字知识的,不无浮光掠影与挂一漏万。可是,《汉字王国》作为“扫盲”教育的教材,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
“自” 最初为什么是“鼻子” 呢? “鼻子” 与 “己”为什么会成为“我”的代名词呢?我们先从“自”与“己”的原创性奥旨说起。



甲骨文的“自”,像人的鼻子之形状,蒜头鼻上部的纹理与下部两旁的鼻翼,都清晰可见。金文、小篆、楷书的 “自” 大同小异,一脉相承。
指着鼻子表示自我,是人在相互交往沟通中的体位语言,由来已久。原始社会普通人是没有名字的,区别己与人、此与彼唯一特征就是面部。而鼻子是长在高出面部的中央,它大概是最能体现自我的一张名片。
个体生命作为总体生命中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如细胞之于人的身体),必须与总体生命全方位沟通交换,获取生命的能量,输出别的生命需要的能量。在所有沟通中,只有鼻子的功能是持续终生的,每时每刻都要呼和吸,这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基本象征。故在小篆时增加声符“畀”,造出一个“鼻”字。“畀”(音闭)具供给义,体现了“鼻”的生理特征。
鼻子又是由胎儿走向婴儿的通道,人的第一声如果没有鼻子的参与,是绝对喊不出声音来向这个世界报到的。正因 “鼻” 出自 “自”,不仅代表自我,还代表人的自负、自命、自豪、自尊。正因为如此,戏剧小丑总要在鼻梁上搞些装饰。鼻子出自 “人本”还有“鼻祖”之称。于是,将依靠别人生存、看着别人脸色行事者称作“仰人鼻息”。鼻子又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分量和供人把握的一个身体部位。当你怒斥一个人的时候,如果不是指着对方的鼻子,你的发泄自然就缺乏目标欠有力度。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总是用拇指或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用这一体位动作来担当自我的来由吧。
鼻,在汉语表意中又有始祖之义,《正字通》: “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谓始祖为鼻祖。” 把个 “鼻”与“祖” 的关系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自”取象于人的鼻子,因此殷墟卜辞:
(1)用作名词为鼻子,“贞,有疾自”,是说鼻子有病。
(2)用作代词为自己,“王自往从兽。”商王亲自追赶野兽。“王自征”商王亲自出征。
(3)用作动词为由、从、到,“王宾自武丁至于武乙衣(殷)亡(无)尤。”是说殷商从武丁到武乙是平安的。“壬辰卜争,自今五日至于丙申不其雨。”由丙申五日至今没有下雨。
自 (鼻) 的本意与引申之义有:
(1)“自” 的本意是自我,《孟子·离娄上》: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鼻之呼吸又是人之初始,因此“自”有开始、起头之意,《韩非子·心度》: “故法者,王之本也; 刑者,爱之自也。”
(3)鼻之呼吸乃自然而然,因此“自”又有自然、当然的意思,《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人的呼吸有个出处,那就是鼻,因此“自” 又有介词的从、由之意,《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文》: “自,鼻也。象鼻形。” 许慎在解释“自”的局限上,自不待言。
“自”也组构了许多形声会意字,凡与 “自”所组构的汉字都与鼻 (自) 有关:
臬 (音聂): 从木。放在 “自” 上挑选测日的标杆,杜甫有“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广’ 音奄,非廣)” 的诗句,是赞扬一位精通天文、文字的典范人物 。
臭: 从犬。
❶名词: 犬嗅出的气味;
❷动词: 犬“自” 动作、作用的过程;
❸形容词: 犬 “自” 动作、作用的结果。“臭” 也有戏说: 只因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息: 从心。心通撟詳的一种信息状态。人活一口气,没有出入之信息,谓 “没出息” 即没希望。
咱: 从口。“口” 语 “自” ——咱。
臱 (音眠): 从旁。邊 (边) 之本字。自旁为边,形顺义通。
辠: 从辛。“辛” 王权的象征,“自辛”欺君的标义。秦赢政改 “辠” 为 “罪”。罪者,“网非”是也。
睾: 从幸。幸事自于睾丸。

“己” 从甲骨文到楷书,一脉相承,由一S形曲线一笔构成,为象形字。“己”取象于古人缫丝,将整理出的丝缕一束一束用细绳隔扎、界定,这种隔扎界定丝束的绳子便称作 “己”。
“己” 是 “纪” 之初字,至今陕西关中,纺棉织布的农妇仍将这种隔扎线缕的细绳称作 “纪线”。“纪线”作为动词,是丝绵等纤维纺织系列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没有 “己” 的隔扎、界定,丝棉线体既没有长度的估计,又没有序次的区别,而且有可能在浆、染、漂、洗过程中乱作一团。“己”仅取象于它隔扎、界定丝棉、线缕的形状 。


“己” 的透视效果。


“己”后来多用作十天干第六位,遂增加形符“糸”写作 “纪”。
“糸”既是生殖繁衍上的连续不断,也是丝缕线体上以及时空上的连续不断。“纪” 就是隔段、界定、分档这种时间与空间 “连续不断” 的用字。
“纪” 的本意是对丝缕般连续不断事物的隔段、界定、分档和记忆。从本意引申有以下意项:
(1)丝缕的头绪。《礼记·礼器》: “纪散而众乱。”《墨子·尚同》 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2)整理、治乱。《诗经·大雅·棫朴》: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传》:“以网罟喻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
(3)法度、准则。《尚书·伊训》: “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 《吕氏春秋·孟春》: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
(4)纪律、约束。《后汉书·邓禹传》: “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 。”
(5)时间的分段:
❶地质年代: 寒武纪、侏罗纪等。
❷古代十二年为一纪,今按公元一百年为一世纪。
❸记载一代帝王事迹,如 《史记》 高本纪、秦本纪等。
❹人的年岁计法称纪年,《左传·襄》 三十年: “臣小人也,不知纪年。”
《说文》: “纪,别丝也。” 许慎释 “己” 别丝也,还能说得去,而释 “纪” 别丝也,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因为这时的 “纪” 不光对丝缕的分段,对时间和空间的连续不断也具有分段的意义。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说 “ 己 ”。


丝缕与纪线。“己” 的取象与原始作用。


自 “己” 的 “纪线” 角色被 “纪” 代替以后,“己” 便专司它的十天干第六位的角色。按中国古老的五行 (音刑) 学说,天干配五行,己属土。天干配方位,戊己为中央土。“己”,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朴素的人本思想。人是宇宙生命最可宝贵的,人始终处于中央位置: 第一,“己”即人类自己; 第二,“己”处在四方环境之中位。第三,“己”为土,土是人生命活动的基础。
“己”是第一人称与外界交流的用字,如 《尚书·大禹谟》: “稽于众,舍己从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说文》: “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许慎的“中宫也”,指的就是中央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是望文生义;“己承戊,象人腹”,说的是戊己为土,五行与五脏挂钩,脾胃属土,脾胃乃人腹中的主要脏腑。解释得也不够到位。
“己”,作为组字构件,组构了两组汉字:
一是以“己”在五行中属土和土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组构的形声或形声会意字有:
(1)弟: 从弋。弋、己穿插状,为木橛插入土中之象。“弟”,地之本字,与天相对,具有次第的含义 (按甲文)。
(2)配: 从酉。酉为阴金,己为阴土,五行相生,故为 “配” (按楷书)。
(3)圮 (音皮): 从土。己为阴土,阴土为湿软之土,不坚不固。
(4)杞 (芑): 从木 (草)。己为阴土,宜草木生殖。“杞” 果实可食;“芑”叶嫩可食。
二是以“己” 的人本、自我之意组构的形声或形声会意字有:
(1)忌: 从心。禁戒之心,人皆有之。
(3)妃: 从女。专为 “己” 匹配的佳偶 (按楷书)。
(4)记: 从言。将 “己” 稍纵即逝的语言下载。
如果说“纪” 偏于对时间纵向上分段、界定的话,那么 “记”就偏于对空间横向事物的追溯与记忆。
(5)起: 从走。作人从学走开始。
(6)改: 从支。支有击打意,以强力再造一个自我(按楷书)。
(7)弗: 从八。否定词,虚己化物、克己复礼。
(8)龍(龙): 龙是中华民族多个部落图腾的集中整合,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象征。
远古时代的“自”是没有多大地盘的,在脸大的面积上,仅占一席之地。可今世之“自”却膨胀得有点失谱,然而须知“自”是不能再大了,再大“一点”就会招惹苍蝇。
“自”、“己” 与 “自己”,都是从远古姗姗走来的、具有一定人本思想色彩的主儿,大有“不是中心不为己”的味道。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