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4649,殷
臭于母庚。

甲骨文合集34353,殷
貞于臭。

子臭卣,殷周金文集成4849,殷或西周早期
子臭。

戰國楚竹簡滙編·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二組遣策11,戰國
一捉臭之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47,戰國
又(有)聖(聲)又(有)臭(嗅)又(有)未(味)。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82正,戰國至秦
女子愛而口臭。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令毋臭。

黄庭内景經,晉
人閒紛紛臭如帤。

元壽安墓誌,北魏
不肅而成,如蘭之臰(臭)。
按: 从死。

朱師墓誌,唐
臭味羅哀之門。
按: “犬”訛作“犮”。

王大禮墓誌,唐
如蘭含臭。
《説文》: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
會意字。甲骨文字从犬从自。“自”爲“鼻”初文,狗鼻特别靈敏,故从二字會意。楚文字中“自”或與“首”相混。元壽安墓誌从死會意。甲骨文字中可作人名,郭店簡讀“嗅”,信陽簡和秦簡中意爲香氣。

臭(嗅),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初文从自从犬。“自” 即古 “鼻” 字。犬鼻嗅覺靈敏,故以“犬鼻” 會意,本義是氣味或用鼻子去聞氣味。詞義縮小後專指穢惡難聞的氣味,在本字字形上增加意符造 “齅” “嗅” 二字表示聞氣味,後 “嗅” 行而 “齅” 汰,取簡棄繁也。增 “口” 作意符,或連類而及以口品味。由此看來,“嗅” 是 “臭” 的分化字。在字形分化前,古人用以區别意義的方法是破讀,按照今音來解釋就是,表示本義時讀xiù,表示穢惡難聞的氣味時讀chòu。破讀法不能在字形上區别意義,於是新造增意符的分化字。《説文》有“殠” 字,解釋爲 “腐氣也”,即表示難聞的氣味,也是 “臭” 的分化字,今音讀chòu,可見古人爲了解决文字形音義的糾纏曾經想出多種辦法。“臭” 在卜辭中或用作人名。銘文或用本義,或用作人名。
楚簡帛文作,已見訛變。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常◎常


表意,从自从犬,自为鼻子,犬鼻嗅觉灵敏,善于辨味,本义读xiù,用鼻子闻,辨别气味(是“嗅”的本字),引申为气味;又读chòu,引申为坏的气味、气味难闻、令人生厌的、不高明、副词(狠狠地)等。
【辨析】
❶以“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u,但声调和声母不同。xiù:嗅、溴∣qiǔ:糗。
❷成语有“臭味相投”,其中的“臭”读xiù时,指气味相投,即思想情趣相一致的人彼此投合;其中的“臭”读chòu时,带有贬义,指有相同的坏习气、不良嗜好的人彼此投合。

chòu

由自、犬合成,会意字,甲骨文画的是一只犬和一个大鼻子,强调狗鼻子的功能为嗅(xiù),是“嗅”之本字。后将嗅觉得到的气味称为“臭”。(其中包括香味,《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xiù
嗅(嗅觉)
溴(一种非金属元素)
qiǔ
糗(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相关链接
“阒”(qù),其中由犬、目(不是“自”——鼻子)合成,意思是看门的狗瞪着眼,属会意字。读音从“䀠”来。 本义为“寂静”。唐·韩偓《曲江夜思》:“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

(xiù)

从犬,从自。自,鼻也。
【按】段玉裁注曰:“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走臭猶言逐氣。犬能行路蹤迹前犬之所至,於其气知之也,故其字从犬、自。自者,鼻也。引伸叚借爲凡气息芳臭之偁。”臭的本義是用鼻子辨别氣味,今作“嗅”。引申指凡氣味之稱,後來詞義範圍縮小,衹表示難聞的氣味,讀作chòu。

xiù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自,从犬,自是鼻子,犬的鼻子特别灵敏,故以此会嗅觉之意。
【释义】《说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本义是嗅,用鼻子辨别气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嗅”。又指所嗅的气味。[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味还没有退尽,讥刺人幼稚无知。后来又专指秽恶之气,与“香”相对,读chòu。[臭味相投]即气味相投,指思想情趣相同的人彼此合得来,今多用于贬义。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it character was formed by 自(zì) and 犬(quǎn, dog). 自 is nose. The dog's nose is very sensitive. So the whole character means olfactory sensation.
【original meaning】Smelling, to distinguish smell with nose.

228.趣談“臭”字

臭,狗用鼻子聞氣味,“嗅”本字。古人認爲狗的鼻子最靈,但狗對腐臭特别敏感就被,借爲香臭字了。


甲骨文;金文;xiù,chòu

[自(初文鼻本字,因人在説話時常用手指著鼻子表示“自己”,於是“自”被借用)+ 犬(已豎立,這是便於刻寫的緣故) → 臭(《説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從犬,從自。” 臭,古人看到犬撒尿標路,得知其嗅覺靈敏,故用自〈鼻〉加犬構成會意字“臭”(xiù)字,既表示氣味〈名詞〉,又表示聞氣味〈動詞〉。氣味則是資訊的載體之一。又轉爲難聞的氣味→臭(chòu),於是臭成了雙讀字:xiù和chòu。)]
《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宇宙本體,秘而不宣。)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一熏一蕕,十年尚猶有臭。”(熏xūn,香草;蕕(yóu),臭草。十年還有臭氣,比喻“善易消,惡難鋤”。)

*t’jə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自。(十篇上)
犬鼻善嗅。

(10画)
❶chòu
❷xiù

【提示】自,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下面是犬,不要错写成大。

*chòu

10画 自部 
(1) 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气|恶~|腥~|~不可闻。
(2) 惹人厌恶的: ~钱|~架子|~名远扬。
(3) 拙劣;不高明: ~棋|字写得真~。
(4) (子弹)失效: ~子儿。
(5) 狠狠地: ~骂|~揍了一顿。
 另见xiù(448页)。


*xiù

10画 自部 
(1) 气味: 无声无~|同心之言,其~如兰。
(2) 同“嗅”。用鼻子辨别气味。
 另见chòu(55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