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201,殷
貞勿福舌父乙。

甲骨文合集5760,殷
甲戌卜, 𡧊, 貞攸侯令其舌曰:歬若之。五月。

舌鼎,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76,殷晚期
舌。

舌方鼎,殷周金文集成1220,殷
舌。

俞舌盤,殷周金文集成10035,殷
艅(俞)舌。

舌仲作父丁觶,殷周金文集成6494,西周早期或中期
舌中(仲)乍(作)父丁寶(尊)彝。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四19,戰國
善事丌(其)上者, 若齒之事䏦(舌), 而終弗(愆)。
按: 䏦, “舌”之繁, 增義符“肉”。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志書乃言1,戰國
反𣅳(側)亓(其)口舌。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11,戰國至秦
惡吏……緰(偷)隨(惰)疾事,易口舌,不羞辱,輕惡言而易病人。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07,西漢
三曰舌溥(薄)而滑,徐屯; 四曰下汐股濕,徐操。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天下至道談54,西漢
乳堅鼻汗,徐葆(抱); 舌薄而滑,徐傅; 下夕(液)股濕,徐操。

張家山漢簡·脈書39,西漢
上穿責(脊)之内廉,毄(繫)於腎,夾(挾)舌本。是勭(動)即病,悒悒如亂。

漢印文字徵
羊舌處。

無量義經,北齊
唇舌赤好若丹花,白齒四十猶珂雪。

蘇慈墓誌,隋
舉直平心,連從掉舌。

俱慈順墓誌,唐
莫不任重喉舌,寄惟腹心。

石經周易,唐
上六,咸其輔頰舌。
《説文》: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聲。”
許慎對“舌”的字形分析不准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舌”字下部爲口,上部象舌頭從口中吐出之形,是一個象形字。同時,有些字形左右加小點,蓋以示口水。至戰國,“舌”上部變化爲“干”,這應該就是許慎認爲它“从干从口,干亦聲”的原因。另,戰國郭店楚簡中“舌”下部增添“肉”符以表意。

舌,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口”在下,上象舌頭之形,造字以 “口”襯托 “舌”,或加數個小點表示唾液。本義是舌頭,引申有言語義,或表示類似舌頭的物體。卜辭或用本義。或用作祭名,義同 “告祭”。銘文或用作人名。提示: 現代漢字如 “括”“活”等形聲字,其聲符本作 “昏”(kuò、guā),後世與 “舌”相混,其中 “話”字尤其容易誤解爲从言从舌會意。
楚簡帛文作,增“肉”爲意符。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402.言字條、430.飲字條。

★常◎常


shé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舌头自口中向外伸出之形,隶定为“舌”。本义为舌头,引申为像舌头一样的东西。说话时舌头要动,故又引申为言语。
【辨析】
❶以“舌”作意符构成的字多表示舌头的动作、滋味,如“舐、舔、话、甜”。
❷以“舌”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huó:活∣kuò:括、蛞∣ɡuō:聒∣ɡuā:刮、栝、鸹∣huà:话∣shì:适。
❸在台湾,“舌”的起笔是横,不是撇。

活·舌huó·shé

“舌”是象形字。“活”(huó)的声符本是“氏”字底下加“口”(即“桰”字右边,作声符,音kuò,作为独立字,已亡)。本是流水的声音。流动的水称为“活水”。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汉语用“哗哗流水”。“哗”与“活”都是水声。引申为生、生动、生活。现整合为“舌”(“活”省去左边)。故以其为声符生成的字有:
guō
聒(“聒,扰乱耳孔也。”——《苍颉篇》)
kuò
括(囊括)
阔(宽阔)
栝(箭末扣弦处。“弓无弦,箭无栝。”——《乐府·隔谷歌》)
蛞(虫名)
huó
活(活动)
guā
刮(刮目相看)
括(挺括)
栝(栝楼)
鸹(老鸹)
shì
适(适用)
相关链接
1.“舐犊情深”的“舐”(shì),以“氏”为声符。
2.“適”字在简化时写作“适”,以“舌”为声符。
3.“敌”繁体为“敵”,借“適”的简化符号;借形不音。
4.“乱”,是据草书楷化而成的符号字,其读音与“舌”、“活”无关。辞,本作辤、辭,俗作“辞”。辤,本义为不接受;辭,本义为诉讼,现合而为“辞”。
5.“恬”,是以“甜”(省)为声的形声字,表音兼表意。作声符生成的字有“湉”。
6.“銛”(xiān),铁锨之类的工具或武器。《说文》:“舌音。”《六书故》说:“舌非声,乃‘甜’省声。”段玉裁: 舌,貌也。”似应为会意字。意思是像舌头形状的铁锨。引申为锋利。

(shé)

舌在口中,物入口,必干於舌。干亦聲。
【按】舌,甲骨文作,象伸出舌頭之形,邊有口水。 小篆理據重構,以爲從干、口會意。

*zdjiat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从干、口。干亦聲。凡舌之屬皆从舌。(三篇上)
舌形,舌有紋理,簡化後像是有分歧。

(shé)

,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徐锴曰:凡物入口,必干于舌,故从干。”(食列切)
甲骨文或作等,从口,象舌出于口之形。字旁点画,或认为是唾液,或认为是舌头吞卷之物。[1]卜辞或用其本义,如:“疾舌,惟有害?”(《合》13634)“疾舌”指舌头患病。[2]“甲骨文舌,或用作祭名,同告,即《说文》之祰祭。如‘王舌父乙’、‘勿舌且辛’。”[3]金文中的“舌”或作人名,或读作“吹”。睡虎地秦简《日书》甲74正有“妻多舌……”,即多言。
许慎说“舌”为会意兼形声字,是根据小篆形体对其构意的解释。“舌”本义是舌头,象形字。如《诗·小雅·雨无正》:“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意思是说,可怜有话不能说,不是舌头有病,而是说了忠心的话恐怕连自身也保不住。
在“适、话、刮、括”等字中,作声旁的“舌”与舌头的“舌”同形,意义却没有什么联系。其中的“舌”是“”隶变后的形体。“舌”作义符,《说文》中只有两个属字。如:“舓,以舌取食也。从舌,易声。,舓或从也。”或作舐,意思是用舌头舔东西。《说文》后的汉语辞书一般都立“舌”部,以“舌”为部首的字大多表示舌的各种动作,如“舐、舔”等。但有的楷书字典中“舌”部下的“舍、舒”等字,在《说文》中归其他部首,与“舌”义无关。

shé

(6画)

【提示】起笔是撇,不是横。

*shé

6画 舌部 
(1) 舌头,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根|~尖|口干~燥。
(2) 像舌的东西: 帽~|火~。
(3) 铃、铎(duó)中的锤。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0 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