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
1 普通官吏;百官。
《左传・隐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杜预注:「小臣有司之职,非诸侯之所亲也。」 《汉书・王莽传上》:「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颜师古注:「官司,百官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2 官府。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辄有酒禁,严令重申,官司搜索。」 《水浒传》第十五回:「吴用道:『偌大去处,终不成官司禁打鱼鲜?』阮小五道:『甚麽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 清 李渔《意中缘・卷帘》:「你要把官势压他麽?这等不难,我蓄了几日买画的银子,也去纳一个前程与他,和你同到官司去对理。」 3 指官府里摊派的赋税劳役之类的公事。
《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又说:『自从今日爲始,我再不与你做一处,家中钱本什物,首饰衣服,我自与女儿两个受用,不许你来讨,一应官司门户等事,你自教贱婢支持,莫再来缠我。』」 4 指诉讼。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摺:「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赵树理《催粮差》:「这几年在地方上当士绅,给别人包揽官司,常到城里来。」 5 引申爲不同意见的争论。
胡适《<尝试集>自序》:「但是我若没有这一班朋友和我打笔墨官司,我也决不会有这样的尝试决心。」 6 方言。谓不耐烦不高兴的神色。
老舍《四世同堂》六四:「她不高兴蹲在家里,接受或发作脾气--东阳这两天老一脑门子官司,她要是不发气,他就必横着来。」 老舍《二马》第二段七:「马威把昨天晚上带来的箱子打开,问父亲换衣裳不换,马老先生是一脑门子官司,没理马威。」 老舍《答覆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我看见过不少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