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 ) 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西漢 菌桂。
 元鷙妃公孫甑生墓誌,東魏 儵若朝菌,濭似晨露。
 張騷墓誌,唐 空希大椿,甫從朝菌。 按: 變从艸爲从竹。
 裴遘妻李氏墓誌,唐 嗚呼! 蕙風猶在,薤露已晞,固椿菌俱空,何吉凶同域。 《説文》:“菌,地蕈也。从艸囷聲。” 漢代出土文字假“ ”爲“菌”。 《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 “取 (菌)桂二,細辛四,荻一,戊(牡)厲(蠣)一。”或假“囷”爲“菌”。《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 “冶囷(菌)桂尺、獨□一升,并冶,而盛竹甬(筩)中。”
菌★常◎常
形声,从艸,囷(qūn)声,本义读jùn,某些高等菌类植物,有的可以吃,也叫蕈(xùn);又读jūn,引申为生物的一大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辨析】 用于“细菌”“真菌”等,台湾读jùn。 菌 (11画) ❶jūn ❷jùn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禾,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包围结构中时,末笔捺改点。 *菌jūn11画 艹部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制养料,营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另见jùn(209页)。
*菌jùn11画 艹部 菌子,高等菌(jūn)类,如伞菌。无毒的可供食用。 另见jūn(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