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
1 元 明以来泛指通行较广的北方话,其中心是北京话。因官场中广泛使用,故称。其性质相当於现代的「普通话」。现代特指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即北方方言。其内部又分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一》:「雅宜不喜作乡语,每发口必官话。」 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及登甲科,学说官话,便作腔子,昂然非复在家之时。」 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官话》:「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着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爲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冰心《我的学生》:「一个月以後,她每星期只消来两次,而且每次都是用纯粹的流利的官话,和我交谈。」 2 犹官腔。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那衙门口的人一味地仗着官势打官话,一定不肯放过他,硬说他是妨碍公务,把他送到公安局了。」 曹禺《雷雨》第三幕:「别看今天我走的时候,老爷太太装模做样地跟我尽打官话,好东西,明儿见!」 赵树理《登记》:「大家讲起官话来,都会说『男女婚姻要自主』,你们说:咱们村里谁自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