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 甲骨文合集110正,殷 貞王𦔻隹 (薛)。 按: 从月 聲, “薛”之初文。 卜辭多讀“孽”。
 甲骨文合集17386,殷 乙未卜, 貞王夢 (薛)不隹 。
 薛侯盤,殷周金文集成10133,西周晚期
(薛)𥎦(侯)乍(作)弔(叔) (妊)襄朕(媵)般(盤)。 按: 用作國族名。
 薛子仲安簠,殷周金文集成4546,春秋早期
(薛)子中(仲)安乍(作)旅 (䀇)。
 薛侯匜,殷周金文集成10263,春秋
(薛)𥎦(侯)乍(作)弔(叔) (妊)襄朕(媵)也(匜)。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33,戰國至秦 璽而不發, 身亦毋薛(辥)。 按: 義爲罪。此類字形爲小篆所本,《説文》 曰“从艸辥聲”。
 秦文字集證·圖版182 薛究。 按: 乃“从艸辥聲”構形之訛, 𠂤類化爲阜, 類化爲亲。
 秦印文字彙編 薛義。
 秦印文字彙編 薛更。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薛公乾(韓)徐爲與王約功(攻)齊。
 漢印文字徵 薛常印。
 漢印文字徵 薛譚。
 漢印文字徵 薛崇之印。
 漢印文字徵 薛章。
 漢印文字徵 薛中儒。
 北海相景君碑陰,東漢 故吏營陵薛逸字佰踰。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門生北海劇薛顗字勝輔。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陰,東漢 相主薄(簿)薛曹訪濟興三百。
 史晨後碑,東漢 户曹掾薛東門榮。
 元湛妻薛慧命墓誌蓋,北魏 魏故元公薛夫人墓銘。
 元顯魏墓誌,北魏 息崇智,字道宗,年廿四,左將軍府中兵相軍; 妻河東薛氏,父和,故南青州刺史。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唐 錫之美地,邑以荆山,求之令族,嬪于薛氏。
 崔千里墓誌,唐 次適饒州樂平尉河東薛存操。 《説文》:“薛, 艸也。从艸辥聲。 ” “薛”字初形从月 聲, “薛”之初文。秦文字始見爲小篆所本之“从艸辥聲”字形。 而此類字形秦印中已多訛變, “辥”聲之“𠂤”多類化爲“阜”,“ ”或類化爲“亲”。 觀其字用, 卜辭多讀“孽”, 金文以降多用作國族名及姓氏,秦簡用作“罪”,“罪”、“孽”同義而複合成辭,或與卜辭之用相承。
薛★常◎常
xuē形声,从艸,辥(xuē)声,本义为一种草本植物,假借为古国名、姓等。 【辨析】 以“薛”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niè:孽、蘖。 薛xuē甲骨文为会意字,是妇女分娩时胎儿臀部先下的难产示意图。甲骨卜辞中有“王梦妇好不惟薛(难产)”之语。本义后转嫁于“孽”。(参见唐汉《汉字与两性文化》104页)顺产,头先下;逆,脚先下。乡间把给父母带来不幸的儿女称为“孽种”。从声训学的角度看,“薛”与“逆”古音相同或相近。某些南方方言二字读音同为“nié”。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xuē 薛(草名;古代诸侯国名;姓氏) niè 蘖(分蘖,声符兼表生、产义) 孽(罪孽,声符有“逆”义) *薛xuē16画 艹部 (1) 草名,即赖蒿,又名赖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固沙作用。 (2) 春秋时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