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 鄭登伯鬲,殷周金文集成597,春秋早期
(鄭)登白(伯)乍(作)弔(叔) ( ) (薦)鬲。 按: 从茻,古文字中與“艸”通用。
 叔朕簠,殷周金文集成4621,春秋早期 自乍(作)薦 (䀇)。
 華母壺,殷周金文集成9638,春秋早期 隹(唯)正月初吉庚午,華母自乍(作) (薦)壺。
 吴王光鑑,殷周金文集成10298,春秋晚期 台(以)乍(作)弔(叔)姬寺吁宗 薦鑑。
 石鼓文·馬薦
=馬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12,戰國 冬(終)見芺芺攼而薦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51,戰國至秦 空倉中有薦。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565,西漢 司過薦至而祝宗 (祈)福。
 漢印文字徵 薦顫。
 史晨後碑,東漢 而無功出享獻之薦。
 柳昱墓誌,唐 任此薦瘥。
 梁令珣墓誌,唐 三時而薦蓘是勤。 按: 訛从麃。
 越國太妃燕氏墓誌,唐 含櫻春薦。 《説文》: “薦,獸之所食艸。从廌从艸。古者神人以廌遺黄帝。帝曰: ‘何食?何處?’ 曰: ‘食薦; 夏處水澤,冬處松柏。’” “獸之所食艸”即廌能食的草。會意字。春秋金文及石鼓文从茻。簡化後作“荐”。參艸部“荐”字。
薦 (jiàn)解廌食薦。 【按】解廌即獬豸(xièzhì),古代傳説中能分辨是非的異獸。薦,獬豸所吃的草,即《説文》“獸之所食草”。 *薦tseən[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獸之所食艸也。从廌、草。古者,神人以廌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 曰:食廌。夏處水澤,冬處松柏。(十篇上) 廌獸喜食之草是編織席子的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