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 ) 七年上郡閒戈,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193,戰國晚期 七年,上郡守閒造,漆垣工師嬰、工鬼薪帶。
 六年上郡守閒戈,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194,戰國晚期 六年,上郡守閒之造,高奴工師蕃、鬼薪工臣。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88,戰國至秦 凡糞其不可買(賣)而可以爲薪及蓋 (蘙)者, 用之。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29,西漢 鬼薪白粲敺(毆)庶人以上,黥以爲城旦舂。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82,西漢 耐以爲鬼薪白粲。
 居延新簡EPT44.30B,西漢 □燔一積薪奴令並舉一苣火燔一積付卅𤎩長王猛並候不。
 漢印文字徵 薪中酒單。
 元湛墓誌,東魏 克隆遺構,載荷餘薪,乃稱惠主,寔曰宗臣。
 苟君妻宋玉艷墓誌,隋 啓兹茅土,隆此扸薪,舄弈連蟬,龜組相襲。 《説文》:“薪,蕘也。从艸新聲。” 戰國楚簡假“ (新)”爲“薪”。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逸詩—多薪》簡1: “多= =(多薪多薪), 莫奴(如)雚葦。 ”
薪★常◎常
xīn形声,从艸,新声,本义为木柴、柴草(一说本义为伐木),引申为薪水,工资。 【辨析】 薪/柴 这两个字都指用来做饭或取暖的柴火,区别在于:a.“薪”指粗大的木柴,“柴”指较小的散柴。b.“薪”用作柴草的通称,后来口语中多说“柴”。 薪 篆xīn[艸(草木,意符)+新(薪本字,聲意符)→薪(《説文》:“薪,蕘(ráo柴草)也。從艸,新聲。”薪,柴火〈砍伐來的柴草〉。薪水,是給買柴買水等的工資,簡稱月薪。)] 《詩經·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揚之水不停地流,成捆的柴火漂不走。) 《孟子·告子上》:“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今天爲仁的人,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車子柴草燒起來的大火。) [西漢] 司馬遷 《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况且用土地去侍奉秦國,就好比抱着柴薪去救火,柴薪不燒光,火是不會熄滅的。) *薪xīn16画 艹部 (1) 作燃料的木材: 杯水车~|釜(fǔ)底抽~。 (2) 薪水、薪金的省称: ~俸(fèng)|月~|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