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4890,殷
[貞]勿令[冓]比蚤。
按: 从虫从又,會虺齧人手之意。卜辭用作祭祀對象之神名、地名及人名。

甲骨文合集21238,殷
辛酉……蚤……[疾]……[余]……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28,戰國
悳(德)之流,(速)(乎)(置)𧈡(郵)而(傳)命。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10,戰國
古(姑)、 蚤(尤)(以)西。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35,戰國至秦
命之央(殃)蚤(早)至。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物壯而老,是胃(謂)之不道,不道蚤(早)已。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君之封地]不可不蚤(早)定。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西漢
物壯而老,是胃(謂)之不道,不道蚤(早)已。

居延漢簡甲編769,西漢
三月丙午蚤食入。

文叔陽食堂畫像題字,東漢
蚤(早)失春秋。
按: 讀爲“早”。

李璆墓誌,唐
則蚤夜求可以己出者莫如業官,遂調天官氏。

盧子謩妻鄭氏墓誌,唐
而外祖先君蚤尉於河南府之伊闕,秩未滿而身没。
《説文》: “, 齧人跳蟲。从䖵㕚聲。㕚, 古爪字。 或从虫。”
甲骨文从虫从又,會虺齧人手之意,隸變以後,“又”旁聲化爲“叉”。卜辭用作祭祀對象之神名、地名及人名。戰國時期“蚤”的用法通作“郵”或“尤”。漢後,“蚤”多通作“早”。

★常◎常


zǎo形声,小篆从虫,(zǎo)声,隶定为“”。本义为跳蚤,一种昆虫,假借为早晨(与“早”同)。大陆规范字形简省作“蚤”。
【辨析】
❶以“蚤”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ɑo,但声调不同。sāo:搔、骚∣sào:瘙。
❷在台湾,“蚤”的上部多一点,不是叉。

zǎo

本为会意字,“叉”,手(又)指甲上加一“、”似为跳蚤。古人捉到跳蚤往往用两个大拇指指甲摁死。作声符生成的形声字有:
sao
阴平:搔(搔首弄姿)
骚(骚扰)
溞(淘米声,淘米水为“溞水”,即“潲水”)
去声:瘙(瘙痒)

(zǎo)

齧人跳蟲。从虫,㕚聲。
【按】齧,音niè,今作“嚙”。

*zǎo

(9画)

【提示】上面是叉,3画; 旧字形作, 4画。

*zǎo

9画 虫部 跳蚤,一种黑褐色的小昆虫,无翅,能跳跃,吸食人、畜血液,传染疾病。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