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包山楚簡·文書191,戰國
壬晨(辰),五佗,周蟲。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21,戰國
又(有)(狀)蟲<䖵(混)>城(成),先天(地)生。
按: 此“蟲”爲“䖵”之誤寫。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74背,戰國至秦
巳,蟲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治病時,毋食魚、彘肉、馬肉、龜、蟲(虫)……

元延明墓誌,北魏
雕蟲小藝,辟諸綺縠。

劉多墓誌,隋
又博學好古,雅尚雕蟲。

李侯墓誌,唐
祖達,不事雕蟲。
按: 其中兩“虫”增繁。
《説文》: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屬皆从蟲。”

(chóng)

小蟲之屬好類聚,故三之。用爲偏旁則不便書寫,故作“虫”,非必“虫”爲“蝮”之專名也。大頭曲身垂尾,蟲形皆然。“融、𧖓”一字,足徵“虫、蟲”一字矣。

*diəwng

[甲骨] ()
[金文] ()
[小篆] 《說文》: ,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屬皆从蟲。(十三篇下)
衆多小蟲蠕動而聚集一起。

(chónɡ)

,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属皆从蟲。”(直弓切)
张舜徽云:“蟲之言动也。凡生物之能动者古皆谓之蟲也。《大戴记·易本命篇》有所谓羽蟲、毛蟲、甲蟲、鳞蟲、倮蟲,是蟲者固动物之通名。故人者,即所谓倮蟲也。今音蟲在澄纽,古读归定,固与动双声也。《贾子》言‘器无蟲镂’,《扬子》言‘彫蟲篆刻’,皆以双声借蟲为彤耳。”[1]参见第471部“虫”字。
“蟲”本义是动物总名。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古代都可以“蟲”称之。“蟲”在出土文献中最早见于包山楚简,作。后代“蟲”所指范围缩小,主要指昆虫。但老虎称“大蟲”,仍承袭了古代用法。
蟲部有五个属字。如“蠱”字下云:“腹中蟲也。《春秋传》曰:‘皿蟲为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死之鬼亦为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蟲”今简化为“虫”。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