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甲骨文合集34430,殷 □寅卜, 在血从…… 日…… 甲骨文合集15338,殷 ……示壬血一牛十。 一月。
甲骨文合集19495,殷 ……血已于……
甲骨文合集13562,殷 貞翌辛未其㞢于血室三大。 九月。
甲骨文合集23556,殷 戊申卜,即,[貞]翌己酉……于血子。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45,戰國 凡又(有)血(氣)者, (皆)又(有)憙(喜)又(有)㣽(怒),又(有)昚(慎)又(有)(莊)。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5,戰國 上九: (涣)丌(其)血, 欲易出。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62,戰國至秦 祠, 必鬭見血。
馬王堆漢墓帛書·天文雜占,西漢 大斲流血。
張家山漢簡·脈書41,西漢 面黯若灺色,欬(咳)則有血,此爲骨蹶,是少陰之脈主治。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惜從事泣血懰慄踰于鄭人……
史晨前碑,東漢 獲麟趣作,端門見征,血書著紀,黄玉響應。
馮邕妻元氏墓誌,北魏 泣血歷年,遂成心病。
邢巒妻元純阤墓誌,北魏 天情孝性,不習而知,泣血茹憂,無捨晝夜。
翟突娑墓誌,隋 重憂哀毁,泣血王沅之操。 按: 加水符,提示血爲液體。
高元珪墓誌,唐 咸扣心告予,泣血求予。
鄧夫人墓誌,唐 子仲雍,茹荼莫及,泣血何追,陟彼岵以增哀,感隣居之休社。 《説文》: “血,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 甲骨文中的“血”是指事字。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義爲供祭祀用之牲血,後泛指血液。段玉裁注: “不言人血者,爲其字从皿,人血不可入於皿,故言 ‘祭所薦牲血’ 。然則人何以亦名血也? 以物之名加之人。古者茹毛飲血,用血報神,因製血字,而用加之人。”血、淚字在表現痛苦時同類,可以互换構成異體。《易·屯》: “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文選·李陵 <答蘇武書>》:“天地爲陵震怒,戰士爲陵飲血。”李善注: “血,即淚也。”
血★常◎常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从皿,象器皿中盛有血滴之形,隶定为“血”。本义读xuè,用作祭品的牲血,引申为血液、有血缘关系的、刚强热烈等;又读xiě,血液,多用于口语,或单用。 【辨析】 ❶以“血”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血、祭祀等有关,如“衄”“衅”。 ❷以“血”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xù:恤、洫。 血xuè指事字,小篆字形从皿,“丿”像溢出的血,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指供祭祀用的牲血,后泛指血液。作声符生成的字为: xù 恤(抚恤金) 洫(沟洫) 血(xuè)从皿。“一”象血形。 血(6画) ❶xiě ❷xuè
【提示】第五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 *血xiě6画 血部 〈口〉血液,用于口语中,多单说: 猪~|~糊糊|吐了两口~。 另见xuè(453页)。
*血xuè6画 血部 (1) 血液,循环于心脏和血管内的红色液体,起分配养分、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浆|~迹|~压|~战|鲜~|~肉模糊。 (2) 有共同祖先的: ~亲|~缘|~统。 (3) 比喻刚强热烈: ~性。 另见xiě(4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