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露
1 谓露水多。
《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朱熹集传:「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尔。」 南朝 齐 谢朓《七夕赋》:「朱光既夕,凉云始浮。盈多露之蔼蔼,升明月之悠悠。」 唐 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诗:「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2 比喻受霜露之苦。
唐 王维《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 3 比喻遭人议论猜疑。
唐 吕温《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早行多露悔,强进触藩羸。功名岂身利,仁义非吾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