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 ) 甲骨文合集15836,殷 ……王裸…… 左……㞢…… 按: 右旁爲古禮器中有流之尊壺之形。
 甲骨文合集18438,殷 □亥……裸…… 按: 省“示”增“又”。
 甲骨文合集22421反,殷 己卯卜,裸三報至糾甲十示。 按: 省示旁。
 甲骨文合集25909,殷 □□卜,大,貞……又……鬯用……裸。 按: 增“宀”旁。
 甲骨文合集27148,殷 妣裸。
 甲骨文合集30972,殷 暮 (裸)。
 甲骨文合集32453,殷 丙寅卜,祖丁湢(裸)杏又鬯。
 甲骨文合集38455,殷 貞王 裸亡文。
 毓祖丁卣,殷周金文集成5396,殷 王才(在)廙。 降令曰。 (歸)裸(于)我多高此山。 易(賜) 。
 何尊,殷周金文集成6014,西周早期 隹(唯)王初 (遷)宅(于)成周。復爯珷(武)王豊(禮)裸自天。
 我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63,西周早期
遣福二 貝 (五朋),用乍(作)父己寶(尊)彝。
 裸□等題名,唐 ……書郎知汝州龍□□事裸□□□□簿…… 《説文》:“裸,灌祭也。从示果聲。” 甲骨文“裸”字本爲會意, 以有流之尊壺之形“ 、 、 ”與“示”組合而表其“灌祭”之本義。 示旁或可省去, “ 、 、 ”等形之下或可加“又”或“廾”,均爲古“裸”字異體。小篆之“裸”則理據重構,从示果聲之結構爲後世傳承。
裸★常◎常
luǒ形声,从衣,果声,本义为赤身露体,引申为暴露出来,没有遮盖。 【辨析】 裸/露 这两个字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裸*躶;臝luǒ(13画)
  【提示】衤,5画,不要错写成4画的礻; 起笔是侧点,旧字形是竖点或横。果,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口内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裸〔躶 臝〕luǒ13画 衣部 光着身子,也指物体外面没有东西包着: ~体|~露|~麦|~线|~子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