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常◎常形声,从衣,退声,本义读tuì,脱去衣装,引申为羽毛脱落、花草萎缩、颜色或香味消减等;又读tùn,引申为晃动或压缩身体的某部分,使套在上边的衣物脱离,又引申为藏在衣袖中。 【辨析】 ❶褪/退 这两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❷褪/退/蜕 见416页“蜕”。 褪 金文;《説文》所無tuì,tùn[衤(衣,泛指紡織品,意符)+退(聲意符)→褪(1.tùn用力使穿著或套著的東西退下來〈褪褲腿、褪手鐲〉;2.tuì脱去衣服〈褪衣〉;服飾上的顔色减退〈褪色〉,與“退色”通。)] [宋] 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花落,殘留枯紅花瓣,青杏一丁點。) 褪* (14画) ❶tuì ❷tùn
 【提示】 衤,末两笔是一撇、一点,不要写成两个侧点;不要丢掉一笔,错写成礻。艮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辶和艮的末笔均是捺,为避重捺,艮的末笔捺改点。辶,3画,上面一点; 旧字形4画,上面两点。辶的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 *褪tuì14画 衣部 脱去: ~毛|~色。 另见tùn(408页)。
*褪tùn14画 衣部 (1) 使穿着、套着的东西脱离: ~套儿|把镯子~下来|~下两只袖子。 (2) 〈方〉藏在袖子里: 袖筒里~着把扇子。 另见tuì(407页)。 |